新模式 新路線 新機遇
全國首票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貨物在廣西順利通關

貴港海關工作人員在對貨物進行查驗。莫淑媛攝
3月28日,貴港市嘉璐羽絨制品有限公司自欽州港進境的一票重約18.5噸的水洗白鴨毛,經欽州港海關與貴港海關分段聯合監管后順利通關驗放,這標志著海關總署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工作在廣西成功落地。
“從國外運送到貴港,並完成通關,隻花了8天時間!新模式比經香港的傳統通關模式快了17天!”貴港市嘉璐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朝東說。
入境的18.5噸水洗羽毛羽絨在欽州港進行吊裝卸貨 。閉悅明攝
據了解,為切實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支持廣西羽絨產業升級發展,海關總署日前出台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充分發揮欽州港、貴港兩個口岸、屬地海關各自監管資源優勢,通過實施進境口岸和屬地口岸檢查協同作業、風險防控關地協同聯動、轉運環節科技智能監管、壓實試點企業主體責任等措施,優化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作業模式,助力廣西特色外貿產業高質量發展。
首票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貨物在貴港港口海關監管區順利通關 。莫淑媛攝
為積極落實海關總署改革試點工作相關部署要求,加快開辟符合國門生物安全防控機制的欽州港—貴港集裝箱進境水洗羽毛羽絨通道,南寧海關成立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工作專班,組織參與試點隸屬海關開展實地調研,細化監管操作指引,完善應急處置預案,聯合地方政府制定疫情疫病聯防聯控方案,指導升級關區相關口岸智慧檢疫處理設施,強化試點企業自律引導和監督,建立關企“一對一”試點工作聯絡機制,加強業務政策宣貫,及時解答試點企業相關問題,確保試點改革順利落地實施。
羽絨產業是廣西貴港市的傳統優勢產業,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目前已逐步形成初級分毛加工、水洗羽毛羽絨加工和羽絨制品加工全產業鏈,現有羽毛羽絨加工企業170家,年加工羽毛羽絨約9萬噸。2023年,貴港市羽絨產業總產值達47億元。據了解,該市加工羽毛羽絨的原材料約40%需從國外進口,每年進口需求量約3萬∼5萬噸。
“此次在海關總署改革試點模式下,我們的貨物從欽州港口岸入境,區內兩地海關實施‘一站式’聯合監管檢查作業后,貨物很快就能驗放使用,物流線路更優,通關效率更高,為我們節約了至少1/3以上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楊朝東說。
近年來,廣西貴港市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有利機遇,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行動,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羽絨產業提檔升級。“海關總署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模式在我市落地,開辟了進口水洗羽毛羽絨原材料通關的新路徑新模式,切實為羽絨加工企業降本增效,為我市羽絨產業發展增添新優勢新動能。”貴港市副市長農卓鬆表示。
據了解,在建中的平陸運河航道等級規劃為內河Ⅰ級,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平陸運河開通后,貴港進口水洗羽毛羽絨可直接從欽州港轉入運河航道,運輸半日,即可到達貴港港口,助推貴港羽絨產業虹吸聚集、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貴港市羽絨產業已吸引多家知名羽絨制品企業的關注,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貴港海關關長梁似表示,該關將堅定履行好“守國門、促發展”職責,緊密聯系市情、關情,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強關地企溝通交流,認真落實落細改革各項工作舉措,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全力促進轄區羽絨外貿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以更強擔當、更大作為堅決做到守護國門安全毫不含糊、促進高質量發展毫不保留。(莫淑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