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突破5000億元!解讀桂林銀行“升級”密碼

![]() |
桂林銀行“東盟雲購直通車”馬來西亞專場直播間現場。曾浩軒攝 |
2024年的第一天,桂林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喜報,該行資產規模突破了5000億元,成為廣西首家邁入中型商業銀行之列的城商行。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末桂林銀行資產規模不到3000億元,2020年3月突破了3000億,2021年12月突破4000億。僅用了4年時間,在2023年末就突破了5000億元。這份“三連跳”的業績,不僅彰顯了桂林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桂林銀行高質量發展成果,更是讓作為桂林國企的桂林銀行,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廣西經濟發展的實力。
這是繼2022年9月末桂林銀行完成超百億增資以來,又一次成功實現華麗“升級”。作為城商行轉型“服務鄉村振興”的代表,桂林銀行近年來高質量發展的奧秘究竟是什麼?
服務“鄉村振興” 桂銀人站在了時代風口上
將中央金融政策融會貫通、站上時代風口,方為行穩致遠者。
早在2019年,桂林銀行就全神貫注於中央有關服務鄉村振興的金融政策,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戰略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動資源和服務向農村“下沉”。事實証明,把“努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標杆銀行”作為自己的發展願景,是桂林銀行邁向時代風口的重要一步。
2021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也是在這一年,桂林市人民政府把“未來五年支持桂林銀行高質量發展”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始終對桂林銀行發展給予關心支持。在這一背景下,桂林銀行勇敢地追趕了這個時代的風潮。
桂林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以來,桂林銀行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下沉縣域、鄉鎮,逐步建成發達的四級服務網絡體系,暢通城鄉循環“毛細血管”,推動金融在城鄉之間的一體化融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這個“積極下沉”,桂林銀行動員了數千名員工,用了將近4年的時間。
用汗水和腳步丈量出發達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即:將渠道網絡下沉至村一級單元,通過構建“縣域支行+鄉鎮小微支行+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以市級分行為大腦、縣域支行為引擎、鄉鎮小微支行為支撐、村級服務點為觸角延伸並下沉,將金融服務直接送至田間地頭,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米”。
在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的過程中,桂林銀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宣傳動員群眾、貼心服務群眾、團結組織群眾,把村裡的一個個“關鍵人”變成了鄉村振興“同路人”,讓其成為當地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的小伙伴。堅持“農村的事情農民干”,銀行員工堅定不移地當好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將村裡反饋上來的信息及時處理,暢通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入村的一條條路徑。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桂林銀行已在廣西設立分行12家、支行160家,社區/小微支行671家,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近7000家,金融服務覆蓋廣西87%的縣域、56%的鄉鎮和近50%的行政村,服務輻射農村人口超2000萬,佔廣西農村人口總數的80%以上。
這些數字,不僅是構成了一條獨有的、暢通的鄉村金融服務渠道,也是搭建了一座與數量龐大的農民緊密聯系的“連心橋”,更是描繪出了一幅廣西農村金融的精確市場態勢圖。
透過這些數字,桂林銀行突破5000億資產規模的“密碼”,躍然而出。
精准把握方向 布局“五篇大文章”
將客戶需求與國家政策導向有機結合,正如源浚者流長。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也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而桂林銀行在近年的發展過程中,精准把握方向,積極布局“五篇大文章”。正如該行相關負責人所強調:“桂林銀行的發展方向就是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的五篇大文章來開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金融”居於五篇大文章之首,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此方面,桂林銀行持續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力度,用金融支持廣西“專精特新”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桂林銀行根據‘專精特新’重點企業名單,為我們建立服務卡和企業綜合信息檔案,指定客戶經理作為企業‘服務管家’,定期對接企業動態,提供專業的政策指導和服務支持,開通了我們企業的訴求渠道,服務我們的長遠發展,支持我們的產業層次提升。”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桂林作為國際旅游名城,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桂林山水間暢游。念好“山水經”是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必由之路。早在2021年,桂林銀行便以大圩鎮毛洲島村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點為試點,打造“漓江生態保護金融服務點”,實施村民參與沿江保護累積積分制度,引導沿江村民開展環境保護。
近年來更是在將綠色金融“活水”滴灌到漓江沿江碼頭、游船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過程中。同時,該行還探索建設出了全國首個金融機構綠色旅游貸款企業標准《桂林銀行綠色旅游貸款實施規范》,為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注入綠色金融動能。
普惠金融可以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
桂林銀行建設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在城市地區打造“家門口”的社區便捷金融服務,致力於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化、人性化、特色化的現代金融服務,為城市居民、小微企業打造“你我為鄰,服務到家”的社區銀行,同時完善對特殊群體的無障礙金融服務。在縣域及以下地區,將渠道網絡下沉至村一級單元,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桂林銀行“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是在普惠目標下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米”被認為行之有效的嘗試。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在全區是普惠金融客戶量最大,貸款投放最多,提供信貸產品最豐富的城商行。”
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數字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桂林銀行通過金融科技推動業務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數字金融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桂林銀行董事長吳東在《銀行數字化轉型:路徑與策略》一書中對桂林銀行數字化轉型有這樣的描述:桂林銀行一直積極擁抱金融科技,通過互聯網+自主研發的方式,將自身從網點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1.0線下銀行”,提升到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2.0線上銀行”,最后進化為現在科技密集型和專業密集型的“3.0智慧銀行”。
據了解,現階段桂林銀行在養老金融方面也正在積極布局中。
桂林銀行通過實踐証明,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應該做,也必須要做。這既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具體要求,也為金融體系發展開拓了廣闊天地。
立足優勢練內功 逐夢“服務鄉村振興標杆銀行”
站在新一輪躍升通道的起點,唯有篤行不怠,才能華章日新。
迎來資產規模5000億裡程碑式的突破,標志著桂林銀行金融實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邁上新台階,成功躋身中型商業銀行之列,這對於桂林銀行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2023年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管管理總局正式對外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該辦法於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4年我們是執行資本新規第一檔銀行,這既是挑戰,也是督促自身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另一個方面,成為中型城商行后,我們必須具備更強的社會責任感,更加注重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實現更大的社會效應。”
接下來桂林銀行將如何發展?
該行相關負責人用了9個字概括:練內功,提質量,控風險。通過進一步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借助金融科技、物理網絡和金融資源優勢,立體搭建鄉村振興“金融+”生態圈,為社會各界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聯動、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接入口”。
數十年來,我國中型銀行一直倡導親近客戶和以客戶關系為基礎的業務模式,從這一方面分析,桂林銀行優勢明顯。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聚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標杆銀行,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更多有益的實踐。”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透過桂林銀行在2023年末的“5000億突破”,可以看到,桂林銀行積極、創新、全面參與到鄉村振興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助力城鄉一體化融合,打造“金融+”生態圈,其意義不僅僅是城商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后續發展動力,更是給出了“金融如何服務鄉村振興”的桂銀答案。(黃敏)
![]() |
桂林銀行工作人員與農戶共享金桔豐收喜悅。桂林銀行供圖 |
![]() |
桂林銀行欽州市首家服務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示范點挂牌成立。曾浩軒攝 |
![]() |
市民游客在桂林銀行小店成長計劃活動現場體驗小店的煙火氣。何平江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