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一中“163+N”推進清廉學校建設

港南區第一初級中學通過“163+N”模式,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該校先后被評為“自治區文明校園”“自治區綠色學校”、貴港市首批“清廉學校”建設示范學校、市教育系統首批“金色先鋒”黨建標兵學校、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
在開展清廉學校建設中,港南一中構建以黨總支部引領、各部門具體抓落實的“163+N”工作模式,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工作。具體為:圍繞“傳承孝道文化 創建清廉校園”1個主題,實施“清淳黨風”“清朗行風”“清明校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清簡家風”為主要建設內容的6項工程,打造“廉之廊”“廉之園”“廉之堂”3個陣地,開展“N”個有特色的主題活動。
港南一中根據本地歷史傳頌下來的“思灣夜渡”和“陸績與廉石”故事,開設港南一中“孝廉大講堂”,通過弘揚清廉文化、分享孝廉故事等多種形式,讓全體師生深受孝廉文化的滋養,崇清尚廉。目前,該校“孝廉大講堂”已經開講15期。在孝廉文化的影響下,該校師生尊老孝親蔚然成風,達到以孝促廉的作用。
港南一中把清廉教育列入“三會一課”學習重要內容,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師德警示教育片、上專題黨課和開展廉政家訪等,增強黨員干部廉潔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該校重新修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試行),保障學校重大問題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合法合規,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加強清廉文化建設,著力營造清明校風。港南一中領導班子常態化上思政課,定期組織師生觀看廉潔視頻,建設“廉之廊”“廉之園”和“廉之堂”等宣傳陣地,把清廉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和校園建設,讓師生在濃厚的清廉文化環境中得到熏陶。學校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第一標准,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培訓、節前廉潔警示教育,開展“大年標兵”“最美教師”等評比活動,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港南一中落實“雙減”工作要求,組建校園籃球隊、足球隊和播音主持、美術興趣小組,還開展“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健康發展。該校定期開展“萬名教師進萬家”大家訪活動,向社會傳播廉潔文化﹔在學生家長中開展“四個一”活動,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良好效果,讓清廉思想植根於學生心靈,形成“小手拉大手”向社會輻射效果。(黃自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