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沃柑豐產 農民豐收

《人民日報》2023年4月14日第18版頁面截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江州區渠凹村3500畝沃柑果園裡,一個個金黃飽滿的沃柑挂滿枝頭,果農們有的採摘、搬運,有的裝箱、打包,一派繁忙。
“我家13畝沃柑,收了2萬多公斤,今年收入估計能超過15萬元。”果農馬文鵬說。
廣西是我國柑橘生產優勢區域,柑橘品種多、分布廣、應市期長。2022年,廣西柑橘種植面積948萬畝、產量1868萬噸,產量佔全國總量的28.37%。
高產穩產得益於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2019年以來,自治區專門出台了4個關於柑橘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柑橘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廣西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智宇說。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群南村,一個2300多畝的柑橘種植基地正在進行沃柑採摘與採后分選包裝。這裡是廣西桂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柑橘基地之一。
“這一季沃柑採摘從去年12月開始,通過優化種植管護、錯峰上市等,採摘時間將持續到今年5月。”公司總經理梁春說。
“在引進沃柑之前,廣西各地種的大多是9月至12月成熟的柑橘品種,缺少優良晚熟品種,由於採收期過於集中,‘賣橘難’時有發生。”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柑橘研究室副主任趙洪濤說。
直面難題。2011年起,廣西相關部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合作,引進柑橘優質晚熟品種——沃柑,並開展配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調優品種結構,提升柑橘產業總體效益。2020年,廣西沃柑種植面積達160多萬畝,佔全國60%左右,沃柑產業發展成為百億元產業。
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的持續賦能。篩選配套砧木、繁育無病苗木、開展高效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綜合防治……一項項關鍵技術攻關,為沃柑優質高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趙洪濤說:“廣西南部日照較強,如果不採取防護措施,會導致水果晒傷減產,僅全株機械噴白一項技術,就幫助果農每畝節本增效450元。”
產業升級,創新是關鍵。廣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文彬介紹,過去沃柑果汁是市場空白,公司於2019年成立專門的工程技術中心,研發沃柑果汁自動化生產線。為了保証果汁口感,研發團隊瞄准全程冷加工,先后取得40多項專利,解決了果皮清洗、農殘降解、臭氧消毒等多項低溫加工關鍵技術。
“去年以來,果汁市場需求迅猛增長,沃柑果汁單品銷量大幅增長。”羅文彬告訴記者,目前廠區內一條新的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近期就能投入使用。
“去年沃柑大豐收,為村集體帶來了16.2萬元的分紅。依靠種植沃柑,2017年以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近120萬元。”玉林市博白縣菱角鎮石柳村黨總支書記廖克東說。
近年來,博白縣採取“政府+公司+基地+村集體經濟+脫貧戶”模式,帶動村集體發展沃柑產業,自2017年以來,累計實現分紅收益1298.1萬元。
“水果產業是廣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廣西鄉村振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朝暉說。百色芒果、隆安火龍果、融安金橘、天峨珍珠李等特色農產品已成為區域性品牌。截至目前,廣西水果產業聯農帶農約70萬人,累計帶動150萬脫貧人口創業就業。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實施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逐步淘汰清退一批低效柑橘果園,推進品種、品質和品牌‘三品’聯動,推動柑橘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廣西水果技術指導站站長梁聲記說。
《人民日報》(2023年4月14日第18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