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天等縣縣長歐正:“三站四會五家”治理模式助力鄉村治理現代化

2023年03月09日15:5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障。為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帶動作用,2022年,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開展了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選。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創新“五聯三通”治理模式 “一張網”穩定省際“一條線”》、來賓市武宣縣通挽鎮《建立“五事共治”機制 打開鄉村治理新局面》、崇左市天等縣《創新“三站四會五家”治理模式 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三案例入選。為充分展現廣西開展鄉村治理工作的新做法、新亮點、新成績,提供可推廣可借鑒的典型經驗,引領全區各地鄉村治理實踐,人民網廣西頻道特別推出廣西三案例入選全國第四批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系列訪談,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障。為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帶動作用,2022年,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開展了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選。崇左市天等縣在解決突出問題,強化重點群體和區域治理方面榮獲典型,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天等縣是如何創新“三站四會五家”治理模式的,有什麼特點?通過創新建立這一治理機制,鄉村發生了哪些變化,取得了哪些效果?我們特別採訪到了天等縣縣長歐正,請他介紹一下。

歐正: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天等縣龍岩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是在“十三五”時期建成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共安置有1869戶8627人,為解決安置區治理職能設置與人員配備不相符,處於適應期、過渡期的移民大量服務需求“問路無門”等難題,天等縣通過整合多方治理力量,創新“三站四會五家”,持續助推搬遷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發展、能致富”的目標。

一、以“三站”為載體,匯聚治理主體力量

相對於普通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結構復雜,存在著較嚴重的戶籍管理和屬地管理沖突,常態化的機構職能設置讓龍岩社區工作者承擔著比一般社區工作者更多的治理任務,造成社區移民出現“問路無門”現象。天等縣充分發揮無職黨員先鋒帶頭作用,促進治理力量有效整合,確保為搬遷群眾辦事有組織。

(一)設立社區黨員服務站。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綜治中心為服務主陣地,明確社區黨員、駐村工作隊員和綜治網格管理員的服務職責,列出服務清單,推行服務辦理“一站式”模式,採取群眾辦事“下單”,黨員“接單”的方式。

(二)設立服務號角集結站。社區黨組織吹響“號角”,縣直職能部門黨組織“集結”到社區的“號角集結站”,對群眾所下的“訂單”進行梳理、認領和辦理,直到登記造冊服務事項“清零”。

(三)設立“4小時”便民服務站。每天下午6點半到10點半的“空檔期”,安排2名社區黨員輪流值班,解決社區停水停電、鄰裡矛盾糾紛、留守兒童教育、老人管護等問題,確保社區服務不斷檔。截至目前,社區黨員累計為民辦實事2900多件,縣直職能部門上門解決群眾問題800余件,調解糾紛90多起,看護輔導留守兒童600多人次,社區居民滿意率達100%。

龍眼社區全景。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龍岩社區全景。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二、以“四會”為平台,凝聚居民自治動能

不斷增強安置區群眾的自治意識和自治能力,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讓微治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

(一)召開居民點評會。社區各棟樓長建立本棟居民微信交流群,每月在線上召開社區居民點評會,利用“數字平安崇左”服務平台收集匯報功能,快速、准確征集居民對社區反映的意見和建議。

(二)召開樓長交辦會。社區居委會每月底召集社區“兩委”干部、各樓長及居民代表參加樓長交辦會,商討解決居民點評會提出的問題。

(三)成立居民互助會。通過“數字平安崇左”服務平台建立社區互助會交流群,社區居民和網格員通過上報功能將自家存在的或發現的問題,互助會成員在平台上或者群內看到后快速認領並馬上處理,提高社區解決問題效率。

(四)舉辦表揚評比會。每季度對設崗定責上崗黨員、樓長職責履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作為年末綜合評定黨員的重要依據,年底開展一次測評,在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考核結果。每年開展一次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志願者、優秀共產黨員等評比活動,通過線下收集參與競選者名單、線上群眾投票的方式,確定評比結果,並接受群眾監督。截至目前,累計解決反映問題1800多個,表揚人數290多人。

龍眼社區全景。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感恩超市裡陳列的商品。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三、以“五家”為路徑,集聚多方治理資源

推動政府管理和群眾自治融合發展,不斷促進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讓更多資源集聚到安置區,激活每個社會治理細胞。

(一)設立物業管家。將社區劃分為A、B區兩個網格,以社區“兩委”、樓長為網格員,採取“網格員管理+物業管理”模式組建“物業管家”,細化工作職責,解決社區物業管理問題。

(二)設立紅色管家。以業務部門、公檢法司等職能部門相關人員組成化解重大矛盾專業隊伍,通過在綜治中心辦公場所線下坐班、“數字平安崇左”服務平台線上視頻會談等線上線下的形式,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同時,建立“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通過“響應”平台向縣級職能部門“呼叫”,快速解決居民困難和問題。

(三)建立線上管家。網格員和居民可利用“數字平安崇左”服務平台將日常發現和存在的問題上報進行線上登記,線上管家分輕重緩急安排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事后回訪了解事件后續發展和服務評價。

(四)建立企業管家。組織社區扶貧車間和縣內相關企業業務人員建成一個管理隊伍,負責收集發布各企業招工信息,為居民提供就業咨詢服務,解決居民就業創業難題。在安置區沿街商鋪建設就業幫扶一條街,安排16家幫扶車間,累計帶動近1200人就地就近就業。

(五)建立監督管家。組織紀檢干部、無職黨員、居民代表組成紀檢監督隊伍,負責對社區服務、黨員干部履職、考核評比內容、感恩超市積分兌換等進行監督,並主動接受群眾來訪,及時公布監督結果,推動各項服務工作落到實處。(記者王勇 整理)

相關鏈接:

崇左天等:創新“三站四會五家”治理模式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易地扶貧搬遷是為了解決“一方水土不能養一方人”的貧困地區的脫貧問題。“搬得出”只是做好搬遷的前半篇文章,通過有效治理,讓搬遷后能“穩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才算有實效……【詳細】

(責編:王勇、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