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李俊玲:穿針引線,繡出瑤鄉民族團結之花

2023年01月13日17:34 |
小字號

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現廣西統戰領域鮮活感人的故事,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營造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自治區黨委統戰部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開展統戰人物故事系列宣傳,為您講述廣西統一戰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攜手同心、共創偉業的感人故事。

今天為您講述統戰干部李俊玲的故事。

“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用心呵護民族團結之花。”在工作筆記本的首頁,富川瑤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俊玲寫下了這樣一句自勉的話。多年來,她懷著對黨的事業的赤誠之心,對各族人民的滿腔熱愛之情,全力引導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創美好生活,推動富川瑤族自治縣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富川瑤族自治縣浮田村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村”,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榮獲“自治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李俊玲榮獲“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廣西三八紅旗手”、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擬表彰對象等榮譽,獲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記一等功。

總把“牽挂”放心中

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與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邊界線上的湖廣村,屬“兩省(區)轄一村”,村裡的湖廣小學師生均為來自兩省(區)的瑤族同胞。對這樣一所民族學校,李俊玲很是牽挂,照顧有加。當她看到孩子們教學資源不理想時,她硬是擠出4萬多元為學生更換課桌椅、改善伙食。積極聯系桂湘兩省(區)教育、民宗委等部門,合力美化學校環境,購買教學資源。

學校雖小,牽引力很大。如今,湖廣小學圍繞民族團結主題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示范帶動桂湘兩省(區)邊界學校共同舉辦民族團結活動20余次。湖廣小學這個典范深刻影響著李俊玲,她堅持小手拉大手,帶動全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讓“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瑤鄉群眾的認識自覺和行動自覺。

總把文化作為“根”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李俊玲堅持加大力度保護傳承好瑤族長鼓舞、蝴蝶歌、溜喉歌等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瑤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

2017年12月,李俊玲了解到,麥嶺鎮長春村瑤族老人莫恩珍為瑤族民歌《八都歌堂集》的出版尋求支持。為及時搶救瀕臨失傳的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溜喉歌,李俊玲連續幾個月為老人整理素材,多次走訪聯系自治區民語辦、自治區古籍辦等部門爭取支持。2019年,《八都歌堂集》成功列入自治區古籍辦扶持項目。

一本溜喉歌集,撬動民族文化發展大思路。李俊玲以“瑤族盤王節”等民族傳統佳節為載體,推動打造集民族文化、風情旅游、民族政策法規宣傳等於一體的民族文化品牌,積極向外推介瑤鄉,助力打造了深坡、福溪等一批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總把“發展”記心頭

2018年,李俊玲了解挂點聯系的新華鄉路溪村瑤族群眾李子花家住房條件不好,一人養育3個女兒的情況后,她抓住一切機會幫助李子花,積極推動落實危房改造等困難補助、幫忙申請公益性崗位﹔引導李子花種植了15畝銷路更廣的臍橙﹔經常在朋友圈幫助李子花推銷農產品……在李俊玲幫助下,李子花住上了三層的新房,大女兒也順利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為了瑤鄉的產業發展,李俊玲經常深入富陽鎮洋溪、大灣山等高寒山村,深入石家、新華等省際邊界鄉鎮開展調研,積極謀劃振興思路。李俊玲敏銳地發現,浮田村民俗文化資源豐富,臍橙種植稟賦也較好。她主動聯系各部門,開發當地民俗文化,合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系列活動,打響浮田村民族特色品牌。浮田村逐漸培育發展了萬畝臍橙園,產值達8000多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40萬元,群眾人均年增收達5000多元。

這些年,從高山險村到邊遠小鎮,無不留下了李俊玲探尋瑤鄉致富經的足跡。她千方百計爭取到資金累計3158萬元,為瑤鄉群眾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達70多個,受益群眾9.5萬人,帶動了一批批民族村寨富起來、美起來。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李俊玲就像一個穿針引線的“繡娘”,付出真心,下足功夫,在瑤鄉繡出了一朵絢麗綻放的民族團結之花。

來源:自治區民宗委

(責編:龐冠華、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