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協同服務 助力發展

——“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略記

2022年12月20日15:30 |
小字號

2022年6月,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服務產業發展合作交流座談會在賀州學院成功舉辦,來自自治區18家中試研究基地、賀州學院的博士、科研專家和企業嘉賓齊聚一堂,共話賀州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深入探討如何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發展動能。

隨后,賀州市工業振興特派員駐平桂分隊(以下簡稱“平桂工作分隊”)與賀州學院簽訂了組團服務企業框架協議,建立“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在各大工業企業間走訪調研,為企業與高校搭建起交流共享的橋梁,幫助相關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給企業“對症下藥”,讓企業持續開花結果。

以服務為主線,為企業鋪“路”架“橋”

“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以精准服務為主線,定期走訪企業、梳理收集重點企業的“三張清單”(企業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統籌協調項目推進等工作,為企業“答疑解惑”,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鋪“路”架“橋”,為企業科技創新添磚加瓦。

“我們服務團到了現場,就是要精准有效地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發揮服務團的優勢,推動企業的技術不斷進步。”在平桂分隊隊長楊李媛帶領下,服務團成員每月都會定期深入所負責聯系的企業,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2021年6月以來,該服務團結合自身實際建立特派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為企業量身打造“一企一冊”,精准開展企業信息收集工作,幫助企業整理完善檔案資料,做到一企業一檔案,規范管理,精准服務。

“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離不開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補上重點領域的技術短板,離不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賀州學院博士李鵬說,成立“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的使命就是貫徹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中關於“強化科技創新支撐”部署,實施“科技搭橋行動”,推進工業企業與高校科研團隊研發合作,充分發揮“1+1>2”優勢,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和推動平桂區碳酸鈣企業提質升級和高端產品的研發,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鋪“路”架“橋”。

今年以來,“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深入碳酸鈣企業、黃金珠寶產業園、東方錦和傳媒等企業調研,來自賀州學院科研處、碳酸鈣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設計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的博士和科研專家詳細了解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情況,與產業園區有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宣傳了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和眾多優惠政策,結合賀州學院的科研技術力量,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發展意見建議,為培育更多規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好服務,用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發展。目前,已有22家企業與賀州學院開展碳酸鈣產品研發工作,獲得有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另外還有2家企業入選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

獻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依托科技基礎、科教資源等優勢,聚焦可降解新材料、稀土永磁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經濟新業態,引進強鏈補鏈延鏈項目,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工業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在廣西正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服務團了解企業目前面臨高層次人才匱乏和缺乏高精尖技術支撐等難題后,及時與院校建立聯合走訪企業機制,深化院校與企業合作的牽線,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和人才服務支持。在正潤新材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由博士、碩士、高級工程師組成的創新研發團隊,深入推動電子鋁光箔產業化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目前,正潤新材已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實用型專利22項,獲自治區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登記3個,開發出的高、中、低壓全系列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異,填補了自治區內電子鋁光箔技術空白。

“公司要用好現有的科技惠企政策,加大技改工作力度,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發展。”2022年年初,駐賀州工作隊會同“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走訪廣西賀州金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時,及時進行政策宣傳講解,引導企業用好用活工業振興扶持政策。在知曉技改相關政策后,該公司快速決策,立即決定上馬稀土金屬自動化生產線項目。

據悉,該公司技改項目已於2022年6月完成,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中用電能耗由8000度/噸預計降低至7000度/噸-7500度/噸,年節約用電75萬度﹔年生產產量預計可實現2000噸,增加30%,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新增利稅300萬元。

近年來,“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積極聯合賀州市科技局、市高新區以及平桂區相關部門圍繞稀土產業謀劃部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推動產業鏈、創新鏈“雙鏈”有效融合,支撐引領該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政策為大,充分挖掘政策潛能,搶抓各級各部門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后補助、研發費用補助等科技優惠政策落實,確保創新主體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紅利。截至2021年底,賀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8.9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67家。

利用優勢資源,助力企業發展

“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充分發揮智力優勢、人才優勢,通過搭建校企信息互通、人才共享的平台,深入推進產學研融合,助力賀州工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賀州市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持續推進標准化改革,堅定不移走好創新發展之路、綠色環保之路,構建起全國首個“礦山開採—天然石材及工藝品—碳酸鈣粉體—人造崗石—復合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可降解新材料等)—碳酸鈣固廢綜合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盡”碳酸鈣循環產業鏈。目前賀州重質碳酸鈣粉體企業有110多家(含規下企業),年產值超50億元。

走進賀州市科隆粉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清洗、破碎、研磨、分級、包裝……一台台全自動、智能化設備正在將粉體碼垛整齊,而工人們隻需操作叉車配合機器將粉體裝車,一道生產工序就這樣高效完成了。

據悉,該服務團為科隆公司以及所服務企業牽線搭橋,與多家院校共同參與完成的產學研項目,攻克了重鈣粉體固廢高效能利用的難題,拓寬了粉體產業綠色生態特色發展之路。目前,賀州市科隆粉體有限公司已擁有大型碳酸鈣原料礦山,建有集中式原料破碎站、萬噸級均化站、球磨、立磨、環輥磨及連續式表面處理設備等100多條生產線,專業生產各種規格重質碳酸鈣產品,年產能達300萬噸以上。

“我們要積極利用服務團的優勢,對接優勢資源,服務企業一線,服務企業科研成果,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平桂分隊隊員楊京才說道。“工業振興特派員+博士”服務團成員依據自身專業特長在各領域開展工作,“多點開花”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對企業實行“多對一”幫扶,定期深入企業把脈問診。另外,充分發揮自治區科技廳等后盾單位優勢,利用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產業研究院等智力資源,加強科研合作,委托開展產品開發研究。據統計,今年以來,共組織博士團提供服務咨詢10人次,與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立項4項,搭建科技創新平台2個,引進人才6人。(趙萬枝、陳開平、劉慕超)

來源:賀州市工業振興特派員駐平桂分隊

(責編:陳露露、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