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大新縣:推進鄉村風貌提升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2022年08月04日15:56 |
小字號

2021年以來,大新縣高度重視鄉村風貌改造工作,把“兩高兩道”和0-3公裡文旅大會沿線風貌提升工作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堅持“政府牽頭、群眾參與、共建共享、共同締造”工作思路,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農村農房特色風貌改造效果顯著。去年,大新縣重點對“兩高兩道”沿線村屯開展風貌改造工作,主要涉及恩城鄉、那嶺鄉等2個鄉鎮6個行政村19個自然屯979棟農房,大新縣主要通道和窗口區域舊貌換新顏,較大程度提升了大新縣鄉村風貌形象。

全域環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按照分檔建設、示范引領、全面鋪開的原則,推進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設659個、設施完善型村庄建設8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設3個。目前,500個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設已基本完成。

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堅持把“三清三拆”環境整治作為鄉村風貌提升的重要基礎工作。鄉村臟亂差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群眾從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成效中,體驗到人居環境的美好變化。

下一步,大新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將圍繞建設現代化邊疆文化旅游名城目標,堅持三個原則:即規劃先行、質量第一、因村(屯)制宜。

加快推進文旅大會沿線農房風貌改造項目進度。共涉及恩城鄉、雷平鎮、堪圩鄉、碩龍鎮、寶圩鄉5個鄉鎮68個屯1930棟農房外立面改造,項目總投資約7048.5萬元。涉及的鄉鎮要強化工作措施,倒排工期,落實專人,確保2022年8月底前完成可視范圍農房外立面改造項目。同時,加強沿線村屯環境衛生整治,通過分片包干、上下聯動責任制,在清潔衛生、環境整治上下功夫,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形成齊抓共管的聯動局面,確保沿線農村風貌整潔、干淨、通透,各有特色,保障文旅大會順利召開。

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今年,重點解決“兩大難題”:一是垃圾收運處理難題。按測算,縣城垃圾填埋場將於今年10月底滿庫容,即將閉庫,將採取縣外與縣內同步處理的方式。縣外處理方面,8月底與寧明天西垃圾發電廠簽訂協議,考慮運距、就近原則,運往寧明天西處理。縣內處理方面,6月底啟動已建成的下雷熱解廠試運行工作,以解決碩龍及下雷的垃圾處理問題。二是污水處理難題。5月底完成縣城地下排水排污管網的錯接漏接管網的詳勘工作,8月份出年度項目設計方案。同時抓好碩龍、下雷、雷平、全茗4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工作,與大新縣水利供水有限公司簽訂污水供水一體化協議,確保正常運行。

加強農房管控與村庄建設管理。一是縣住建局要在2022年8月底前編制完成大新縣農房建設圖集,農房管控實施帶圖報建、按圖驗收制度,是鞏固拓展鄉村風貌提升成果、傳承弘揚優秀傳統建筑藝術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抓手。二是進一步加強對用作住宿、餐飲等經營的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按屬地管理原則,完成排查工作,12月底完成整改工作。三是完成農村老舊住房改造項目。2022年自治區下達大新縣農村老舊住房改造任務110棟,工作實施方案已印發到各鄉鎮,請各鄉鎮主動認領任務,通過走村入戶實地核查的方式,再排查、再動員、再部署,確保10月底完成老舊住房改造任務。

突出實效改進鄉村風貌工作。一是著眼鄉鎮干部、駐村隊員、村兩委干部,年內開展農村基層干部鄉村風貌培訓班,培養鄉村規劃設計、建設等更接地氣的管理人才和鄉土人才,從而充實力量。二是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立足村庄現有基礎,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進鄉村風貌提升。三是持續開展常態化城鄉環境整治督導檢查工作,4月份縣委已成立由5位處級領導任組長的專項工作督導組,將不定期到社區、到村、到屯開展督導檢查工作,每月出通報,總結經驗,推動落實。

來源:大新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