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人才振興

2022年08月04日11:29 |
小字號

大新縣優秀鄉村人才表彰會(資料圖)。
大新縣優秀鄉村人才表彰會(資料圖)。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多年以來,大新縣始終將人才作為興縣之本、強縣之源,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發展理念,深入開展“南疆國門聚英才”行動,不斷加大引才力度,加強培育力度,完善人才保障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鄉土人才的作用,為大新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引進人才,壯大人才隊伍。一是加大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力度。為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大新縣適當放寬招錄招聘條件,2021年起大新縣將鄉鎮公務員崗位招錄年齡放寬到40周歲以下,不限專業條件,共招錄30名鄉鎮公務員,為全市之最﹔首次通過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到鄉鎮就職可入鄉鎮事業單位編制的鼓勵政策,為鄉鎮招錄14名急需緊缺人才。二是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實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招聘方式,在發布招聘簡章面向全國公開招聘的同時到區內高校進行線下招聘,共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7名﹔優化招聘流程,採取線上網絡免筆試面試的方式,2021年度共開展9場網絡面試招聘行動,成功引進到鄉鎮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共409名,不斷充實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激勵人才隊伍下沉基層。

培養人才,建強人才隊伍。一開展“菜單式”鄉村振興人才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大新縣現充分利用碩龍鎮國門黨校和堪圩鄉明仕村農宿協會,將其打造成鄉村人才培訓基地,依托培訓基地,規范化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已將澳洲堅果種植技術、肉牛養殖技術、電焊實用技術、電商直播帶貨基本技能等10余種培訓內容分時段、分班次列成“菜單”,村民根據自身需求“點單”免費參加培訓。2021年以來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51個班次,累計培訓6120人次,共培養種養能手2800多名,各類實用技能人才2900多名,實現就業1800多名,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感黨恩的“土專家”“田秀才”,不斷完善鄉村振興的人才框架。二選樹鄉村人才優秀典型,開展帶富致富示范基地評選活動。重點選拔在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等“三帶”方面具有顯著成績的鄉村人才30名,致富帶富技術推廣示范基地3個,分別給予個人4000元/人和基地10000元/個的獎勵,目前已經完成評選的公示工作。如全茗鎮的辣椒產業孵化示范基地引進100多個品種作為試驗產品,每畝產量可達2000斤-4000斤,加工成干辣椒銷售額可達12000元/畝。該示范基地已把辣椒產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重要一環,輻射帶富群眾100多戶,每戶預計收入30000-50000元,有效地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提供保障,拴心留住人才。一是提供就業政策紅利。留住人才,要以人為本,大新縣始終堅持從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注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建立黨政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工作機制,加強溝通交流,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為鄉土人才提供補貼,為特色產業提供擔保貸款及貼息,為農村電商創業提供社保補貼和帶動就業補貼。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返鄉工作。2020年以來,大新縣返鄉創業275人,返鄉就業3598人。二是提供人才安居保障。為使人才在大新安心、安家、安業,大新縣與縣廣西儂王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積極推進人才公寓建設,將縣星光和樂城121套房源打造成人才公寓提供給各類人才免費居住,現已有12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以優厚的條件禮賢下士,搭建干事的廣闊舞台,打造鄉土人才聚集的熱土。

功以才成,業由將廣。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實施鄉村振興、增進群眾福祉,創造更加美好的鄉村未來和意願,需要一批又一批政治擔當、作風硬朗、素質過關、能力卓越的人才,積極投身到鄉村建設中來聚力用勁,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前行領航高歌。

來源:大新縣委組織部

大新縣雷平鎮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班。
大新縣雷平鎮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班。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