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

大新縣農業農村局: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2022年08月04日10:19 |
小字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頒布以來,大新縣農業農村局全局上下認真深刻學習領會,把《條例》的精髓貫徹落實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中,奮力譜寫大新鄉村振興新篇章。

大力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

一是持續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工作。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聯合縣植保植檢站,加強農藥管控,嚴格肥料登記許可和規范農藥經營行政審批,推進農藥化肥安全科學使用。2021年全縣農藥使用量57.48噸,比2020年降低1.1%,三大農作物病虫害防治總面積52.03萬畝次,其中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累計面積2.1萬畝次,專業化統防統治率4.04%,病虫害非化學防控總面積4.4萬畝次。

二是縣土壤肥料工作站,加大力度,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糞肥還田、秸稈還田工作,2021年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68萬畝,完成手機施肥點點通系統建設,拓寬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覆蓋面。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滴灌、微噴灌等技術,促進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地。推廣秸稈粉碎還田、覆蓋還田等技術,促進秸稈資源肥料化。實施“雙季稻+綠肥”輪作模式綠肥種植7894.41畝。舉辦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培訓班4期。通過以上措施,促進施肥方式轉變,提高種植戶科學施肥、減量施肥意識,減少化肥使用量,推動全縣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工作。

三是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實施了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促進動物領域的規范用藥。

四是組織縣植保植檢站持續推進甘蔗病虫害綠色防控集成示范項目和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區等建設。甘蔗病虫害綠色防控以甘蔗螟虫重大害虫為主線,重點示范以釋放天敵昆虫(赤眼蜂)生物防治為核心的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模式)、發放蜂治螟示范面積1.1萬畝,共施放赤眼蜂卡27.5萬張。

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外來入侵物種防控

大新縣農業農村局加強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畜禽糞肥還田差異化補貼試點工作。今年以來,積極開展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指導和服務,累計派出技術人員18人(次),指導27場(次)養殖企業開展糞便處理安全工作。全縣養殖業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糞污處理安全,無任何責任事故發生。

扎實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重點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別劃分動態調整、農用地安全利用聯合攻關和集中推進示范區建設。

抓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出台《大新縣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引進大新縣樂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雷平建設農作物秸稈青貯加工廠,年生產5萬噸秸稈青貯飼料,既解決了農作物收獲后留下的大量秸稈尾葉隨意堆放或就地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又將農作物秸稈尾葉經微生物青貯或發酵處理后,形成生物飼料,用於牛、羊養殖,實現廢物利用﹔既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又實現增產增收。

大新縣農業農村局還統籌開展了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基本普查單元,開展農田、漁業水域區域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實施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滅除行動。

提升建設大新“新三品”

大新縣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關於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提升行動,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強化全域推進,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全域全面推行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目前,大新縣已經創建有“三品一標”農產品12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7個,綠色農產品1個,農產品地理標志4個。強化了品牌打造,加強綠色食品、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証登記管理,努力打造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三品一標”協同發展典型。

來源:大新縣農業農村局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