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開展常態防貧監測工作 穩中推進“五個振興”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周雨樂攝
人民網防城港11月18日電 11月18日下午,防城港市港口區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介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關情況。據悉,港口區在過去一年中落實工作領導主體責任,健全鄉村振興長效機制,打造因地制宜特色產業,並不斷提升鄉村風貌、培育文明鄉風。
港口區抓牢產業振興“牛鼻子”,立足區情實際,找准鄉村振興與臨港大工業和濱海旅游業的結合點,引進1600多畝生態種養農業產業園項目,打造了17個農業產業示范區(點),帶動農戶養殖大蚝、光坡雞,種植紅衣花生、紅香薯、海紅米等地方特色農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鎮一業”的特色產業格局。
同時,港口區以企沙漁港經濟區為著力點,建設以漁港為龍頭、城鎮為依托、漁業為基礎,集口岸開放、魚貨交易、冷鏈物流、精深加工、休閑觀光、城鎮發展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漁港經濟區。據統計,港口區在前三季度中,海水養殖產量176826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58元,增長12.2%,位列防城港市第一﹔26個村全部提前完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萬元目標任務。
港口區通過落實“常態化監測+集中排查”和“線上+線下”同步比對的方式,開展防貧監測對象的排查認定和幫扶工作,對符合條件的170余戶農戶發放獎補金額65.6余萬元。同時,該區進一步加強鄉村公益性崗位管理,按照每人2000元/月的崗位補貼標准,安置脫貧勞動力172人。截至目前,港口區共有防貧監測對象86戶265人,已消除風險38戶122人。
此外,港口區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縣級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100%,其中牛路村、山新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與此同時仍保持控輟保學“動態”雙清零的成果。全區223個自然村(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全面展開,截至目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98.91%,第二批“兩高”沿線特色風貌農村房屋完工率達74.58%。
據了解,下一步,港口區將繼續在穩中求進中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加快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建成西部縣域經濟強區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周雨樂、於思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