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

北流河村:舊房變景點 鄉村展新顏

2021年11月08日09:0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流11月8日電 (沈泉池、實習生伍藝濤)錯落有致的古朴民居、花開正艷的三角梅長廊、青苔遍布的石板小路……走進廣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鎮河村,一派田園氣息扑面而來。道路兩旁,綠植與紅花相映成趣﹔干淨整潔的廣場上,不時有兒童嬉戲玩耍。

每當游客來時,54歲的楊軍海總是義務當起講解員。“那裡原本是我們祖上的舊房,后來成了牛棚,空置20多年后現在又發揮了新作用。”楊軍海指著一片秋葵地介紹。

河村全貌。北流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河村活了半輩子,真沒想到老村能變成這模樣。”對於老村的改造,楊軍海感慨頗深。2019年5月,村委著手開展“三清三拆”、土地復墾。聽說要拆老屋,楊軍海和不少村民第一反應是抵觸:老祖宗的東西怎麼能拆?

可要讓“空心村”重煥生機,倒塌荒置的舊房非拆不可。如何破解?

行動才會改變。村委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村民去參觀舊村改造的“先行村”福綿區十丈村。外出學習的同時,村干部給村民講解國家政策,描繪改造后的河村美景和前景規劃。

村民們心動了,紛紛同意拆老屋。“拆除面積共有6.4公頃,大部分是宅基地。我們對宅基地實行有償使用,由河村村民合作社下的鄉建公司統一租賃、管理。”河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楊濤遠說。

改造一新的舊宅。北流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對村庄進行科學規劃和改造,河村聘請專業鄉村設計團隊,從村庄規劃、建筑設計、施工管理、工藝培訓等方面開展改造和修復工作。楊濤遠介紹,村民也參與了修復和改造設計,設計團隊在村民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完善。

改造以來,河村以“修舊如舊,就地取材”方式修繕了40棟老房子,改造美化了503棟新房子,修繕好的部分房屋打造成共享農庄、民宿、藝術工作室﹔為根除污水排放問題,老村修建了30多個污水處理池,污水通過三級化糞池后再流經人工濕地,最后匯入蓄水池用以澆菜,實現了污水零排放,穿村而過的小河日漸清澈。

家鄉的變化吸引了不少外出創業的河村人回鄉發展。”40歲的陳虹伶此前一直在深圳做會計,如今回村租了3間鋪面,線上線下賣起了土特產。“一到周末、節假日,游客紛至沓來,生意也越來越好。”對於未來,陳虹伶充滿信心。

今年9月13日,在由人民網等單位主辦的2021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上,河村村獲評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

(責編:沈泉池、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