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得科:抓住基層黨建 引領鄉村振興再出發

那務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曾得科供圖
8月的廣西百色市西林縣,秋高氣爽,在該縣西平鄉那務村那務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前面,有一個籃球場,場邊的圍埔上長滿了爭奇斗艷的野菊花。
來自右江民族醫學院的曾得科在這一年多來的工作中有著諸多收獲,2021年初他剛榮獲“西林縣2020年度優秀貧困村第一書記”稱號。
2020年3月,曾得科主動請纓到西林縣西平鄉那務村接任駐村第一書記。2021年4月,駐村期已滿,按照工作安排他可以返回單位了。“我覺得剛來了一年,也剛剛熟悉工作,對我來說還學不到多少東西,也沒有給當地老百姓做到什麼樣的服務。”就這樣,曾得科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鄉村。
工作人員走村入戶了解民意。曾得科供圖
抓住“牛鼻子”,當好群眾“媒婆”
“抓好了基層黨建,也就相當於抓住了的農村發展的‘牛鼻子’。”“村看屯、屯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這些感悟都是曾得科在這一年基層工作所體會出來的,曾得科深諳,助推鄉村全面發展,必須以提升黨建水平為引領。
2021年初,村兩委換屆,曾得科打算在這次換屆中,進一步抓好基層的黨建工作。曾得科說:“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選進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
新一屆兩委成立后,他重視對新干部的培養,先后帶領他們到雲南省廣南縣、西林縣那佐鄉那訕村等地考察學習交流,參加后援單位在百色干部學院舉辦的“右江民族醫學院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培訓班”、右江民族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暑期“三下鄉”——村干部辦公能力培訓班等,提升服務本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今后的鄉村振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清三拆”工作現場。曾得科供圖
以鞏固脫貧成果為基礎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很多人認為,脫貧工作結束后,工作可以鬆下來了。然而,在我看來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這也是一個新的課題。”半年多來,結合那務村實際,曾得科帶領村委,找准著力點和突破點,開始鄉村振興新征程。
累計反饋預警信息80余條,在全村范圍排查核實14戶57人,將1戶因病因學低收入高支出家庭列為致貧邊緣戶。這些數據都是曾得科率領自己的工作隊,披星戴月,走村入戶統計出來的。
鄉村振興,要怎麼做?這是擺在曾得科面前最棘手的問題。以提升環境整治,推進產業發展,強化基層治理,從這三個方面來做。
曾得科帶領兩委班子與大地屯綠地興平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在該社油茶林基地發展林下養雞、養蜂特色產業,“預計到2021年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可超過10萬元,進一步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帶貧減貧’作用。”曾得科說。
山清水秀的那務村新貌。曾得科供圖
利用山高林密的優越生態環境資源,壯大本村集體經濟收入,得益於生態環境,曾得科帶領村委班子開始大干起來。“三清三拆”那務村4個自然屯進行了美化綠化,村屯環境衛生大為改觀﹔選任村支書擔任“河長”“林長”,通過公益性崗位選聘了4名護水員、9名生態護林員,有效保護和改善本村生態環境﹔新建大地屯公共文化廣場,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組織完善“一約四會”制度修訂﹔建立健全村民議事規則,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大“黃賭毒”打擊配合力度,發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和“紅白理事會”自治功能,遏制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一系列的工作,增強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意識,那務村因榮獲西林縣2020年度縣級“文明村”。
在那務村對面的山頭上,可以俯瞰整個那務村,青山、綠水、白雲、藍天,曾得科經常來到這裡,看看眼前的景象,他像一個畫師,拿著畫筆,在描繪著那務村的憧憬。(黃宏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