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辦好“微實事” 撬動“大民生”

“全家老幼11口人用水難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了,過去經常斷水困擾生活的老大難問題變為歷史了。如今,用上了安全、衛生、潔淨的自來水,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非常感謝上級為我們解決了‘飲水之痛’的問題。”岑溪市歸義鎮新圩社區東街11組群眾陳健勇如是說。
此前,新圩社區的供水管網是90年代初期建設的,歷時20多年的風風雨雨洗禮,導致管網老化,管道損壞嚴重,自來水滲漏流失大,經常斷水,居民群眾用水無法正常,即使要用早上等1個小時,晚上又要等1個小時,常常為用水而發愁,此問題是一直壓在群眾心頭的一件煩心事。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歸義鎮新圩社區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把鎮區所在的新圩社區供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積極爭取上級惠民資金支持,投資165萬元,從今年5月開始籌建,經過5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於在9月初完成並投入使用,改后涉及當地受益群眾近2000戶,10000多人。如今,新圩社區供水管網升級改造工作的順利完成,讓“煩心水”變成了“甜心水”。
岑羅二級公路歸義鎮思塘村路段以及歸義高速路出口路口路段,以前是由於來往車流大,貨車反復碾壓,道路出現不同程度破損,路面呈現坑槽、車轍、鬆散的狀況。晚上大貨車經過這裡都會隆隆作響,影響附近群眾的睡眠和生活。面對此情況,歸義鎮黨委政府又與岑溪公路養護中心聯系,爭取支持,於8月份投資進行修復施工,及時修復路面的坑槽、沉陷等路面病害,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公路行車安全暢通,昔日的“煩心路”如今成了“幸福路”,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據了解,歸義鎮黨委政府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工作始終,緊盯群眾身邊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目前,已為群眾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215件,大大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歸義鎮黨委書記韋勝超表示,下一步將堅持黨建引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一路一江兩帶”發展思路,推動鄉村生產、生活、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歸義鎮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副中心城鎮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民生無小事,事事總關情。岑溪市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重點打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組合拳”,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落實到一件件小事上,切實把實事辦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到的好事。據了解,岑溪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已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3650余個,受益群眾達50萬多人次,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讓群眾在追求幸福生活之路越走越寬。(覃波 梁菲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