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發展循環經濟延長農業產業鏈

“我們公司打造集生態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主要發展以種植蜜柚為主,以牛蛙養殖、蚯蚓養殖為輔的種養產業。”7月13日,岑溪市南渡鎮盤古田園綜合體負責人、岑溪市博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強華介紹,該綜合體在政府能源建設資金的支持下,建成了有機垃圾沼氣化處理項目,利用“糞污厭氧發酵處理—沼氣集中供氣—沼肥沼液綜合利用”的良性循環模式,對種植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污水的處理循環利用。如蚯蚓排出的糞便可用作柚子林的有機肥,蚯蚓可用作生產中藥藥材或林下養雞產業的飼料﹔蛙類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通過淨化處理后用於灌溉柚子林,實現污水“零排放”。
“盤古田園綜合體建成的有機垃圾沼氣化處理項目,每年糞污處理量為2000噸。項目實施后,既能解決糞污污染環境的難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又能利用沼肥為1300畝蜜柚提供優質有機肥,每年可減少肥料成本60多萬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同時,每年可生產沼氣2萬立方米,帶來經濟收益3萬多元,可為園區20人和15戶搬遷戶生活提供清潔能源,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岑溪市能源辦主任李璐堅說。近年來,該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生態循環利用產業,以畜禽廢棄物資源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和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及農村生態能源轉型升級,構建種養結合、功能互補、綠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助力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在發展生態循環利用產業方面,岑溪市外貿雞場有限公司也是遠近聞名。該公司2個生態養殖園區除了建有育種孵化、種雞養殖、飼料生產、宰殺加工、冷庫儲存等場所和生態蔬菜種植園外,還建有100立方米的廢水廢棄物沉澱處理池、5000平方米的雞糞發酵場以及年處理生產7000萬噸的有機肥廠,對養殖生產中的污水、雞糞進行收集處理,發酵后加工成肥料用於果蔬種植,形成了“種苗孵化—飼料供給—生態養殖—廢污處理—綜合利用”的生態循環發展產業鏈。
據了解,目前岑溪市共有禽畜廢物處理利用肥料廠3間,去年產肥料1.6萬噸、產值800萬元。全市87家規模養殖場全部實行糞污處理后,作為生態肥料提供給果園或蔬菜種植基地,極大地改善了鄉村環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業增產增收。(記者/潘登 通訊員/梁鐵 實習生/甘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