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民族文化廣場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以舞台展演、傳統技藝展示、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讓廣大群眾、外地游客“零距離”接觸非遺文化,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民間藝人正在展示仫佬族剪紙技藝。蒙增師攝
據介紹,目前,羅城有101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獲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83項﹔仫佬醫藥、仫佬族斗雞、仫佬族牛節、仫佬族地爐燒火、仫佬族背帶繡、羅城野生毛葡萄酒釀造技藝等6項獲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仫佬族刺繡技藝、仫佬族舞草龍、仫佬族婚俗、仫佬族走坡節、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藝、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藝、仫佬族剪紙技藝、羅城文場等8項獲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民間藝人正在展演仫佬族紡紗技藝。蒙增師攝
2006年,仫佬族依飯節獲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仫佬族古歌獲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蒙增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