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博白縣那卜鎮以“如何讓群眾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為根本出發點,通過“板凳會”的方式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在石茅村石嶺脛屯先行先試“積分超市”環境治理模式,不斷提高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為該鎮鄉村振興工作注入了新動能。
“來換什麼?”“我拿積分來換,溫賢紀,15分,我簽好名了!”這是博白縣那卜鎮石茅村石嶺脛屯村民利用積分兌換商品的場景。正在兌換商品的村民名叫蘭玉問,是石嶺脛屯村民溫賢紀的愛人,上個月,她家在門前衛生環境評分中,取得15個積分,今天過來兌換生活用品。
那卜鎮石茅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觀虎說,自三清三拆鄉村風貌提升工作開展以來,石嶺脛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臟亂差已成為了歷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但由於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如何實現常態化治理成為了村“兩委”干 部頭疼的問題。為解決這一難題,該屯通過“板凳會”的方式,集思廣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在今年5月,石嶺脛屯的積分管理制度正式出台。規定各戶分區域負責好門前衛生和花草養護工作,由村屯黨支部、鄉村振興理事會等擔任監督員,根據各戶衛生清潔和花草養護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屯裡每月月底公布各戶所獲積分,積分可在“積分超市”兌換商品。
為了讓積分管理制度能夠長期實行,石茅村石嶺脛屯和該屯小超市進行合作,超市負責每個月為群眾兌換積分,月底鄉村振興理事會定期到超市進行結賬,而資金來源目前主要是鄉賢捐贈和群眾自籌資金。
積分管理制度實施后,村民們都自覺行動了起來,過去垃圾隨手扔的現象不見了蹤影。不僅如此,村民們還自發買來花草樹木,主動打扮起自家的庭院,讓石嶺脛屯舊貌著上了新裝。同時,那卜鎮黨委政府還結合當地實際,在石茅村謀劃種養產業,讓石茅村真正變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唐靜、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