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 興邊富民

本報記者 龐革平 張雲河

2021年05月26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黨建引領 興邊富民

《人民日報》2021年5月26日第11版頁面截圖

廣西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歷來非常重視強基固本、興邊富民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西立足實際,通過黨建引領,把各方力量和資源集聚起來,強化基層治理,努力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打通基層黨建“最后一公裡”

由於歷史原因,廣西邊境地區貧困人口較多、貧困程度較深。興邊富民,成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課題。

在廣西,為打通農村基層黨員尤其是抵邊村屯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裡”,一些邊境鄉鎮開設了“國門黨校”。靖西市湖潤鎮國門黨校一開課,就吸引了不少基層黨員主動前來接受培訓。“困擾我們多年的鄉村黨員教育難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該鎮黨委組織委員趙峰說。近年來,當地以創建“邊關黨旗紅”黨建示范帶為契機,扎實推進基層黨建。

“有了國門黨校,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參加培訓,非常方便。”靖西市南坡鄉逢雞村黨總支書記李海濱說。

在北部灣與北侖河入海口交匯處向遠處眺望,江心的界碑巍然屹立。這裡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村庄——防城港市東興市竹山村。

自東興市實施“百裡百村紅邊”黨建工程以來,竹山村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黨支部標准化建設,打造以紅色資源為基礎的愛國主義教育旅游線路,形成了一條集海洋觀光、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邊海旅游路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看到新入職的小韋配制的青飼料和精料比例不對,退役軍人黃真達連忙跑去手把手教他養牛訣竅。黃真達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帶領身邊鄉親們致富義不容辭!”

退伍多年,黃真達積攢了不少養牛經驗。2016年底,寧明縣富練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后,黃真達主動加入並擔任養殖場主要負責人。這些年來,他積極為當地群眾提供養牛技術指導,發動大家利用自家丟荒土地種植牧草並銷售給合作社,安排部分村民在養殖基地從事養牛工作。在他的帶動下,171戶農戶通過發展產業增加了收入,戶均增收400元以上。

“九分石頭半分土,還有半分露露頭”,曾是那坡縣平孟鎮念井村西馬屯環境的真實寫照。為了讓邊境瑤寨舊貌換新顏,那坡縣實施民房改造、技能培訓等10個扶貧項目,積極培養能人黨員,“一幫一”幫扶瑤族同胞發展板藍根等特色產業,昔日“西馬悲歌愁斷腸”變成“西馬人民唱新歌”。

“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要打造好幸福家園,在鞏固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上彰顯新擔當!”念井村黨總支書記農榮譽說。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近年來,廣西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疫情防控、興邊富民等工作作為發展黨員的重要參考,推動各地打破常規,由縣鄉兩級黨委直接掌握一批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守邊固邊護邊和農村致富帶富一線表現優秀的青年邊民情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入黨積極分子和新發展黨員數量有效提升,黨的基層組織不斷增強,群眾生活不斷改善。

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

“目前,我們依托鎮‘大黨委’工作機制,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與動員工作,效果很好。”大新縣碩龍鎮碩龍邊境派出所指導員鄒異發說。

近期,疫情防控“外防輸入”的壓力加大。在當地防疫指揮部的指導下,大新縣各鄉鎮和部門迅速組織350多名黨員干部進駐碩龍鎮開展工作,構筑起一道道安全保衛屏障。

近年來,廣西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機制,全面推行“大黨委”制。主要做法是,把駐地單位組織起來,由駐地單位負責人擔任“大黨委”兼職委員,推動黨建工作聯做、基層治理聯抓、脫貧攻堅聯促、服務難題聯解。

“在合作社,我主要參與邊貿運輸,每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憑祥市上石鎮油隘村村民黃衛金說,他們一家人享受著合作社帶來的紅利,已實現脫貧摘帽。目前,妻子黃小慶在過駁貨場做裝卸工,月收入約2000元。

在黨建引領下,廣西的區位優勢逐步轉化為開放的優勢、發展的優勢,通過建立各種合作社,桑蠶、水果、甘蔗、堅果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26日 第 11 版)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