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桂林市陽朔縣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堅持以上帶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群眾,構建黨史學習教育“5+N”模式,豐富學習教育內容,擴大學習教育覆蓋面,提高學習教育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寓教於樂,講好黨史故事。在最美鄉村雞窩渡村,陽朔縣開展“黨史故事大家講﹒憶臨陽英雄”主題活動,黨員群眾通過觀看《烽火臨陽》紅色短片,回顧了革命風雨歷程,追思了先輩豐功偉績,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陽朔本地文化名人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用生動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臨陽聯隊發展壯大史。陽朔鎮雞窩渡村村民徐文通說:“今天我們重新學習了黨史,洗禮了初心,我們將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精神,把學習成果轉化成為今后的工作動力和工作成效。”
黨史知識“線上+線下”學。陽朔縣通過在人流密集處設置答題欄,擴大“黨史知識大家答”活動影響,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戲樓中庭廣場,大家圍繞著答題欄,積極踴躍思考答題,“黨史知識大家答”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吸引了百余人參與答題。“這次答題活動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更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黨員夏陽麗說。
“看電影學黨史”進機關進村屯。陽朔縣推出“看電影學黨史”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觀看紅色電影《大會師》。除了集中觀看電影,陽朔縣還計劃組織“送電影下鄉”活動,加大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力度,將紅色電影傳播到村屯,讓紅色種子扎根基層。
“壯族歌圩”+“紅色歌曲大家唱”擦出火花。結合“壯族三月三”,陽朔縣福利鎮在龍尾村委河背瑤寨舉行了以“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民族大發展、唱響中國夢”為主題的“壯族三月三,情滿龍尾瑤”活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開展了“瑤壯敬酒迎貴賓”“瑤壯對歌頌黨恩”“紅色歌曲大家唱”“民族團結齊歡舞”“瑤族舞蹈展風情”“瑤家作坊秀工藝”“民族聯誼長桌宴”等活動。游客張梅香說:“今天參加這個活動,感受到了瑤民的熱情和瑤族的文化,特別是瑤民跳的長鼓舞,非常精彩,我很開心。”
“重走臨陽英雄路”弘揚長征精神。依托本地紅色資源,陽朔縣委宣傳部組織該縣教育局、文廣體旅局、黨史辦、社科聯以及陽朔諸葛亮文化研究會、福利鎮古座塘村的黨員干部、文史學者等50多人開展“重走臨陽英雄路”主題活動。大家重走臨陽英雄路,考察了螞蟥渡、日升亭、古座塘村等臨陽聯隊重要戰場的紅色文化景觀,了解臨陽聯隊在漓江兩岸數百裡的疆場上英勇殺敵,組織群眾開展游擊戰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一張清單辦好“N”件惠民實事。陽朔縣結合當前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明確了今年需要辦好的“N”件惠民實事。相關單位、部門,圍繞百姓關心的熱點,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著力改善城市環境,以不斷提高市民生活舒適度為原則,注重配套功能的同時,尊重城市歷史,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月以來,陽朔縣相繼啟動了市政道路維修工程,在縣城疊翠路、荊鳳路,施工的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隨著一系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進行,不少居民都感受到了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斷提升。市民徐翔表示:“陽朔縣作為一個旅游名縣,每年來這裡旅游的自駕游客非常多。近年來,路網得到了很大改善,本地居民和自駕游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