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的推動者

——記桂平市西山鎮中心小學校長劉明鬆

2021年05月10日16:23  來源:貴港日報
 

他大膽決策,致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即使學生再少的農村學校,他也要給足優質的教學資源。他就是共產黨員、高級教師、桂平市西山鎮中心小學校長劉明鬆。

桂平市西山鎮中心小學前身為城廂文明小學堂,清朝光緒三十一年拆城廂賓興館改建而成,現管轄西山鎮14所完小、34個教學點及76所幼兒園,在校、在園生近3萬人。

2017年,劉明鬆走馬上任,來到西山鎮中心小學擔任校長。西山鎮中心小學作為百年老校,設備設施老化,教師老齡化等諸多問題壓在了剛上任的劉明鬆肩上。

如何讓學校重新煥發光彩?劉明鬆大膽決策,先對學校的布局進行調整,把學校5棟教學樓散亂的功能室打造成35個功能室,並引進社會助學資金建造了大型高清電子屏、足球場、科技館和藝術館,通過布局優化,形成了“一亭二廊五館”的“表正”建筑文化。2019年10月,西山鎮中心小學被教育部認定為足球特色學校,2020年1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2018年,劉明鬆開始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在他的推動下,西山鎮中心小學與深圳立言教育研究院合作,引進全國和全區專家到西山鎮中心小學開壇講學,開創了桂平教育培訓新模式,每年為西山鎮培育100多名學科帶頭人。該校現有中小學高級教師17人,特級教師1人,貴港市政府特殊津貼教師14人。

劉明鬆希望讓鄉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作為一個中心小學的校長,隻管好自己的學校還遠遠不夠,心裡還要裝下全鎮的小學。要想實現教育均衡,首先學區內的師資要流動起來。”於是,他組織轄區9所城區學校派出近500人次對口幫扶農村5所學校15個教學點,通過城鄉幫扶工程,幫助農村學校規范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距離桂平城區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的佛荔小學楓木坪分校,是一所僅有2個年級12個學生的村小,配備了兩名公辦教師,並配備設備2台一體機,3台電腦,校園被粉刷漂漂亮亮,還有一個小型的球場。“學生再少,也要給到最好的老師,讓他們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劉明鬆說。

而另一個距離桂平城區三個小時車程的碧灘小學,裡面有3個教學點共60多個學生,配備了12名公辦教師,學歷高且年輕。劉明鬆介紹道,2018年以來,西山鎮中心小學管轄覆蓋的農村學校的教師全部為公辦教師。

“我們在課堂上聽完后直接指出重難點,而且是一對一地對老師指導,我們加有微信,想到什麼問題可以隨時隨地交流。”挂點長安小學的幫扶教師洪偉燕告訴記者,他們覺得這項幫扶工作意義重大,師生們獲益匪淺。

為了鄉村教師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劉明鬆花費了大量心思。近年來,西山鎮中心小學每個學期投入35萬元左右的專項資金,用於教學教育的獎勵,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評優評先下沉鄉村一線﹔管轄的農村學校編制全部配足配滿。

教育不僅要有質量,也要有溫度。2020年9月,該校率先推動課后服務政策落地,推動西山鎮初步建立起由早餐、中餐、午托和課后延時服務體系,惠及全鎮近2萬名師生和家長。

一路走來,劉明鬆曾榮獲廣西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先進個人、貴港市優秀共產黨員、桂平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劉銳軍)

(責編:王勇、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