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路通了,燈亮了,原來一無所有的村庄現在都有了自己的產業,種雞飼養、蜜蜂養殖等,幫助不少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岑溪市大業鎮板麼村的村民說。
大業鎮板麼村鄉村振興示范點一角。黃進婷攝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大業鎮黨委政府始終把脫貧終點作為鄉村振興的新起點,以“三個銜接”助推鄉村振興加速跑。
從大局著眼,做好政策銜接。大業鎮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四不摘”要求,認真謀劃,做好銜接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網,提高幫扶的精准性、靈活性和科學性,確保政策和工作無縫銜接,平穩過渡。
從產業入手,做好發展銜接。要想致富,就得改變思路,大力發展產業。大業鎮目前依托扶貧車間、種雞飼養基地、同福電站、李氏面條廠等經營主體發展、做強產業,並以產業推動群眾就業,現已幫助60多名脫貧戶就近就業。同時,依托15個農村經營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等方法,將脫貧戶有機“縫合”在優質稻、佛手瓜苗、澳洲堅果、百香果種植等特色產業鏈上,讓脫貧戶實現土地流轉收租金、到合作社務工賺錢的目標。
大業鎮種雞場飼養基地。林灝攝
從黨建入手,做好治理銜接。大業鎮充分發揮各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同時,通過抓好板凳會議、“三會一課”黨員活動,集思廣益,率先行動,為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証。
“我們充分利用從脫貧攻堅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通過政策、產業、黨建三個銜接著力點,真抓實干,砥礪奮進,扎實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大業鎮黨委書記楊華勇說。(楊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