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西鄉塘區:譜產業升級新篇 奏鄉村振興強音

2021年04月21日10:27  來源:廣西扶貧網
 

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2015年共精准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392戶4628人,約佔西鄉塘區貧困戶總數的62%,2016年初貧困發生率為5.77%,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壇洛鎮通過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招商引資、能人引領助脫貧,奏響貧困鄉鎮脫貧致富的時代強音。僅用幾年時間就破繭成蝶,華麗綻放。

產業轉型橘香飄

壇洛鎮有著悠久的香蕉種植歷史。到2014年末,全鎮香蕉種植面積已達到20萬畝,年產50萬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個省份。農民有80%的收入來自於香蕉銷售,香蕉大戶和“香蕉別墅村”不斷涌現,壇洛鎮獲得“中國香蕉之鄉”的美譽。但2015年,香蕉枯萎病在全鎮蔓延,感染的香蕉全部倒伏,且病毒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導致無法繼續種植香蕉,被稱為“香蕉癌症”。枯萎病的肆虐,導致壇洛鎮香蕉產業如雪崩一般坍塌,種植面積銳減到2萬多畝,企業減少務工崗位,農民收入大幅減少,脫貧難度增大。

為尋找出路,壇洛鎮組織廣西桂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群南村民梁潔言等能人外出考察。發現柑橘市場前景廣闊,特別是沃柑等新品種十分暢銷。梁潔言帶領一批種植戶和種植技術人員前往中國柑桔研究所學習先進柑橘種植技術,引進晚熟柑橘品種茂谷柑和沃柑,率先在桂潔公司群南基地種植。

功夫不負有心人,桂潔公司的沃柑產業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公司打造的“甜彎彎”柑橘品牌還被授予廣西農產品品牌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公司走上快速發展軌道。同時,桂潔公司提供800個就業崗位,吸納村民前來務工,學習沃柑種植技術,還向村民提供柑橘樹苗,掀起了柑橘種植熱。在桂潔公司的帶動下,壇洛鎮的香蕉林變成了柑橘園,1200多戶村民陸續開始種植沃柑等柑橘品種,種植面積達4萬畝,年總產量10萬噸,產值7.2億元,成為壇洛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

2018年,西鄉塘區柑橘產業聯合會在桂潔公司挂牌成立,發展會員73家,打造了產業聯盟“巨無霸”。壇洛鎮順勢而上,通過“公司+科研院校+農戶”形式組成聯合體,土地規模化流轉、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實行水果生產承包等,建設扶貧基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00多戶,扶貧資金入股分紅達60多萬元。2020年,壇洛鎮上正村、合志村、那壇村等8個村整合各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入股桂潔公司,與公司合作經營沃柑示范園,總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1萬元,帶動貧困戶251戶。

招商引資“筑鳳巢”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一條長20余公裡的鄉道完工,幾乎貫穿鎮裡所有貧困村﹔2019年,吳隆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拉開帷幕,‘壇洛速度’讓項目僅用20天完成全境19公裡、征地2011畝全部簽約。為增加農產品運輸渠道,推動特色農副產品流通全國,壇洛鎮加快交通沿線產業經濟帶建設,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借助324國道、壇洛高速出口、南寧西站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加快交通物流樞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投資23個億的上海宇培、深圳寶灣智慧物流項目落地,規劃用地400畝,為壇洛鎮內企業提供優質的跨境貿易物流、物流供應鏈管理等服務……

在鋪就鄉村振興“新絲路”的同時,壇洛鎮做好“招”的文章。在城區黨委政府支持下,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牧原集團在壇洛鎮選8個點流轉521畝土地,投資建立年產1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壇洛鎮以此為契機,主動轉換角色,從“坐堂問診”到“主動尋診”,為牧原集團生豬養殖項目提供優質服務,並實行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提供“貼近式”“保姆式”服務,從審批、開工建設到投入使用實現“一條龍”服務,保証項目如期推進、順利建設。牧原集團生豬養殖項目預計2021年出欄生豬100萬頭,農業產值增加37.5億元。項目還可以帶動轄區內生豬養殖,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奠定基礎。

良好的區位優勢和高效的優質服務,吸引各地客商前來投資。廣西銘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金光制糖有限公司“雙高”甘蔗基地等項目先后落地,帶動發展特色產業,解決就近就業,拉動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壇洛鎮共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個,自治區級4個﹔已建成自治區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1個,縣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1個,15個村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點,4個貧困村特色產業扶貧示范園。還被確定為中國(南寧)鮮食玉米大會長期舉辦地,成為中國優質玉米、馬鈴薯等種業基地。

先鋒引領助脫貧

同富村以前是空殼村,土地分布零碎,產業結構單一,2014年以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僅2000元。2018年第一書記陸日鋒走馬上任后,盤活流轉土地一萬多畝,引進9家企業發展柑橘、生姜、生豬、小龍蝦、微自然養殖等產業,依托“公司+村集體+貧困戶”經營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村民出租土地有租金、家門口就業有薪金、入股分紅有股金,村委則收獲管理費﹔村集體經濟收入2020年超過9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1萬元。同富村富起來了,成了名副其實的示范村。

同富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有一本“同富秘籍”,其他村脫貧致富也各有絕招。返鄉養雞創業,闖出脫貧新天地的富庶村甘建昌,成立了建樂養雞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村裡貧困戶養雞,年均淨利潤達32萬元﹔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貧困戶致富增收的韋相泉,率先引入“訂單農業”發展模式在富庶村種植水稻300畝,引入南瓜深加工產業鏈,推動南瓜銷售,增加種植戶收入﹔爭當脫貧表率,發展養牛產業的李誠枝,成立正興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養殖戶”模式,帶領貧困戶“抱團式”發展養牛,建設扶貧產業示范園,每年給上正村村集體分紅6.5萬元……壇洛鎮發揮“能人”效應,加快發展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實現產業脫貧,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效果顯著。

千磨萬擊還堅勁,鄉村振興正當時。壇洛鎮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引進強企民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從全城區貧困戶最多鄉鎮向農業產業最強鄉鎮轉變。目前,壇洛鎮正全力做好鞏固脫貧成果及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科學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夯實加長農業產業鏈,以更加堅實步伐走好鄉村振興。(甘雨民、黃以輪)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