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南寧市心圩江這個地方,將打造一個生態公園

2021年04月08日08:47  來源:南寧雲—南寧晚報
 

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進入商業運營階段,周邊環境大變樣

羅賴溝將建成國家示范點水生態公園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南寧市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治理見成效

風雨連廊五龍橋上跨心圩江,是連接大塘村與屯裡的交通要村道,方便兩岸居民出行

4月7日,記者在南寧市心圩江五龍橋看到,行人往來如織、車輛暢通有序,城市生活與河道之間相互滲透,成為自然優美的景觀空間和舒適宜人的休閑場地。據悉,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日前已經進入商業運營階段,目前,除了明月湖水質提升工程及羅賴溝景觀示范點正在建設,其他子項均已完工。

五龍橋上架起風雨連廊

五龍橋上跨心圩江,是連接大塘村與屯裡村的交通要道。在改造前,五龍橋寬僅5.7米,設計荷載低,交通繁忙時成為“瓶頸”。“以前的舊橋隻能容一輛汽車通過,有時候一堵車就是半個多小時,加上旁邊還有非機動車和路人通行,很不方便。”大塘村村民潘伯輝說,為了避開擁堵,不少車輛隻好從四五公裡遠的其他出口繞行。

如今的五龍橋已經大變樣,新建橋梁長42米、寬14.5米,不僅變為雙向兩車道,拓寬后的人行道也達到2.5米,橋梁兩側的廊橋造型更是獨具特色,成為江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時有市民在橋頭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攝五龍橋和心圩江兩岸的美麗風光。

五龍橋段整治工程是心圩江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點工程。據南寧北投心圩江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心圩江治理項目實施了建設綜合性綠道、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群眾通行條件、打造濱水生態景觀四大工程。心圩江主河道拓寬后,原先的過河道路無法通行,於是在主河道上新建橋梁7座,在支流黃泥溝河道上新建橋涵5座,有效解決群眾出行難題,群眾滿意度非常高。

一季度心圩江水質穩定達標

南寧市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總投資約30.71億元,2017年9月開始建設,2020年12月基本完工,2021年1月進入商業運營,運營期20年。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截污管網工程等15個子項,目前除了明月湖水質提升工程及羅賴溝景觀示范點正在建設,其他子項均已完工。

據介紹,心圩江項目主河道敷設截污管27.51公裡,心圩江及可利江支流截污管共8.354公裡,新建市政污水管網5.122公裡,改造錯混接點184處,兩座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置總規模達9萬噸,初步建立了流域內污水管網主干,解決了污水收集、傳輸和處理問題。

今年一季度,心圩江水質穩定達標,治理措施初見成效。隨著上下游兩座污水處理廠常年為河道補水,心圩江河道的自我修復能力穩步提升。

又一廣西獨特景觀濕地公園在建

作為南寧市18條匯入邕江的內河中的第二大內河,心圩江是南寧市流域最長、支流最多、服務人口最多的內河,主河道長17.93公裡。經過項目治理,主河道成為沿岸居民休閑散步新場所。兩岸景觀建設了3個活力園、4個主題園,配套415個停車位、26個陽光球場,把首府生態宜居品質延伸到老虎嶺水庫一帶,成為南寧市休閑旅游新亮點。

記者了解到,心圩江項目的又一示范點——羅賴溝生態公園正在建設中。羅賴溝位於明月湖公園中關村北側,治理前水質重度黑臭。心圩江下游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徹底解決了羅賴溝的黑臭水體問題,目前羅賴溝明渠段水質達到一級A標准。按照南寧市部署要求,羅賴溝將建設成為國家示范點水生態公園,為市民提供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感受體驗“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環保治水工程的示范性公園。

羅賴溝示范點園區設計定位為心圩江“比鄰文化園”,將建成“工廠式生產+休閑式公園+科普式教育”三位一體的淨水文化基地,總佔地面積約2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佔比約10%。園區整體設置分為下游污水處理廠區、口袋公園、人工濕地觀賞區、生態濱水設計展示區、濱河漫步區、休閑運動區、親子活動區等六個部分。

羅賴溝生態濕地公園設計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修建階梯狀的淨水花園,再利用污水處理廠釋放的中水作為園區景觀綠化噴灌及為淨水花園補水,發揮生態過濾作用,增強中水自淨效果,打造成美麗、自然的廣西獨特景觀濕地公園。(記者韓沛/文 賴有光/圖 )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