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和鄰有約” 約出鄰裡幸福感

2021年04月02日17:0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樓道的燈壞了”“要出差小孩無人接送”“家裡的水管漏水了”……像這樣的煩心事如何解決?連日來,廣西岑溪市通過大力推行“鄰裡黨建”工作,建立“和鄰有約”工作機制,以“鄰裡黨小組”約議事、“鄰裡幫幫團”約互助、“鄰家小店”約服務,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推動構建“組織有力、鄰裡有愛、治理有效、和諧有序”的黨建引領城市居民小區治理新格局。

議事有約,推動鄰裡的事情鄰裡議

“居民心聲無人聽,沒有物業無人管”曾一度是困擾小區居民的難題。對此,岑溪市通過組建小區黨支部,按樓棟劃分“鄰裡黨小組”,每個黨小組推選產生黨員樓棟長、黨員單元長和黨員中心戶,全覆蓋分片聯系鄰裡居民,以“日問候、周見面、月走訪”的方式聽取居民心聲。

在小區打造“鄰裡議事廳”,建立鄰裡議事會制度,明確“單元事單元議”“樓棟事樓棟議”“小區事小區議”等議事范圍和參會人員范圍、“黨員提議、黨支部審議、議事會決議”等議事流程、“問題聯處、服務聯評、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定期向黨支部報告”等提高議事效果的機制,有效推動問題糾紛解決在單元、樓棟和小區。

如今,全市170個城區小區均有了“鄰裡黨小組”,通過召開“鄰裡議事會”,一些諸如“樓道燈不亮”“小區車輛亂停亂放”等困擾居民的煩心事得到了有效解決,居民通過黨支部組織參與到小區的有效治理工作中,提升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互助有約,推動鄰裡的事情鄰裡幫

“我們夫婦明天一早要到外地出差,正在煩惱小朋友誰來接送的時候,‘鄰裡幫幫團’的成員就在微信群裡聯系我,對門的鄰居幫我接送小孩,樓上的大哥則坐我們的順風車。”岑溪市學府一號小區的張先生說,“有了‘鄰裡幫幫團’,鄰居們從原來的陌生人慢慢變成了熟人”。

這是岑溪市全面推行“鄰裡幫幫團”推動鄰裡的事情鄰裡幫的一個縮影。岑溪市通過小區黨支部牽頭,推動小區黨員和熱心居民共同組成“鄰裡幫幫團”,以“鄰裡互助微信群”實時征集需求,常態化開展“小事我幫您”活動,解決鄰居們的煩心小事。同時,岑溪市大力打造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樂鄰坊”居家養老服務區、“親鄰坊”兒童活動區、“康鄰坊”醫療健康服務區、“睦鄰坊”鄰裡文化宣傳區、“便鄰坊”便民服務區等陣地,依托“雙報到”“社企共建”等社區黨建載體,推動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員群眾共同組建各類“鄰裡志願服務隊”,開展“陣地共享型”“公益服務型”“活動聯誼型”“慈善愛心型”等類型的“黨性教育進小區”“法律進小區”“健康進小區”“文化進小區”等“N進小區”活動,充分匯聚小區鄰裡的各類資源,提高鄰裡互助質量。

目前,岑溪市已有“鄰裡幫幫團”170個,4000多名黨員干部和企業家組建了600多支“鄰裡志願服務隊”,鄰裡友好互助已經蔚然成風。

服務有約,推動鄰裡的需求大家來解決

單靠志願服務很難完全滿足群眾的需求,岑溪市還通過開設“鄰家小店”引進優質的商業服務予以解決。

走進岑溪市萬象公館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鄰家小店”,雖然店內面積不大,但劃分了快遞收納區、農特產掃碼預訂區和日用品區等。今年70歲的徐大爺說:“小區離市場有點遠,以前走路去最近的市場買菜來回都需要四十分鐘,遇上雨天更是不便。有了這個小店后,我隻要掃碼預訂,農村的新鮮蔬菜第二天就會送到店裡,非常方便。”

除了與各村點對點合作,“鄰家小店”還與社區各行業領域的優質企業進行合作,居民通過小店可購買家政、養老、教育、醫療、物業等多方面的服務並享受5%—10%的“紅色折扣”,既方便又安全,還很實惠。同時,“鄰家小店”還建立了服務積分儲蓄管理制度,小區黨員群眾通過“鄰裡幫幫團”等各類載體提供服務后,經過服務對象評價和黨組織的核實,可以獲得積分,積分可在“鄰家小店”換取各類企業服務或生活用品等。

“自從我們小區開設了‘鄰家小店’,有效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小區建設的活力,實現了居民在自家門口就可以滿足各類需求,讓黨建有了居民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物化’依托。”萬象公館黨支部書記甘羽秀說。(岑鑒峰 梁鐵)

(責編:陳麗冰、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