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鎮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助力鄉村風貌提升。熊晶攝
為有效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效果,桂林市陽朔縣通過“三抓三促”,發揮帶頭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各級黨組織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標准高質量學好黨史“必修課”。
抓機制,促工作落實。陽朔縣始終堅持謀劃在先,於3月15日召開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研究部署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從各部門抽調9名黨員干部,組建“一辦六組”,即一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材料組、活動組、宣傳組、簡報組、指導督導組和辦實事組,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主要抓,主要成員具體落實,精兵強將齊上陣的工作格局,為全縣高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抓亮點,促活動常新。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感黨恩、跟黨走”主題系列活動“5+X”模式,在開展“黨史知識大家答”“黨史故事大家講”和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的基礎上,增加特色活動,做到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亮點。如陽朔鎮組織黨員干部走進東嶺社區桃竹山村,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黨日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搬到田間地頭,黨員們和村民一起學習“四史”,開展紅色經典朗誦。東嶺社區青年黨員謝智峰說:“黨員干部扑下身子,心中才有真情。我們學黨史不僅要學習共產黨員的精神,更要傳承發揚好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做新時期合格的共產黨人。”
陽朔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熊晶攝
抓實效,促知行合一。陽朔縣還注重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服務群眾結合起來,既為群眾辦實事,又深入體察民情,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讓黨員干部腳下有泥土。葡萄鎮西嶺村列為2021年陽朔縣“兩高”沿線鄉村風貌提升重點村以后,葡萄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從“形、實、魂”上下“繡花”功夫,預計投資約400萬元,通過“鎮干部+村干部+黨員+群眾”互助模式,開展“三清三拆”工作﹔通過“責任+”方式,班子成員帶頭包干第一時間下沉一線督查指導,直接現場協調方案解決難題﹔通過“技術+”方式,工作組與村干部、施工方一同現場辦公,因村因戶施策,研究制定具體施工方案。重點實施了景觀節點打造、“三微”建設(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以及生態停車場等建設。(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