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川縣定江鎮:創新工作機制 推進鄉村風貌改造提質增效

2021年03月13日12:03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桂林市靈川縣定江鎮以打造宜居鄉村,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為要點,創新工作舉措,高質量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工程,實現點上有精品、線上有風景、面上有形象,打造宜居美麗新農村。

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定江鎮組建了11個工作組,建立以主要領導統管、分管領導包村、工作隊員包戶的工作機制,有效壓實“分管領導每日必進村、黨員骨干每日報進度”的工作職責,凝聚起強勁持續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鎮已組織召開工作布置會、推進會10余次,各村委組織召開協調會、動員會20余次,聯系點領導、村兩委干部與村民群眾現場調解80余次。

各工作組及時召開碰頭會,匯報進度,交流經驗,形成各部門各工作組共同參與、高效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示范帶動了80余名黨員志願者、180余村民群眾主動參與整治提升工作,針對鄉村垃圾、亂堆亂放、池塘溝渠進行清理,對村庄及周邊亂搭亂蓋、非法違規廣告招牌、廢棄建筑進行專項整治。

強化監督機制,提升質量效率。定江鎮堅持“全方位、全天候”工作原則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按村按戶制定了作戰圖和進度表,每日下午5點前,各組向鎮鄉村風貌辦提交每日工作進度表,形成比拼趕超的工作氛圍,助力鄉村風貌整治提升工作高速推進。組建專項督查組,召開督查、培訓、經驗交流等專題會議20余次,提出整改建議20余條,實地專項督查30余次,確保節點不遺漏、清拆不馬虎、整治不間斷,全鎮“三清三拆”工作實現零糾紛、零投訴。

“今天我們出動了2台挖掘機,將在今天內完成道光村2個舊房子約300平、2個違建鐵棚、3處亂堆亂放的拆除清理工作。”在道光村,早晨8點不到已經開展“三清三拆”工作了。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一座危舊廢棄的房屋被拆除,“三清三拆”工作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施工隊伍也抓緊了工作進度。“為了在3月底前完成工程,我們雨天不停工、晴天早開工,加班加點地拆舊房、清理垃圾、改造立面和坡屋頂,爭取早日讓農村環境換新顏、村民房子換新裝。”施工人員楊海軍說。

為保証為保障施工安全以及風貌提升改造工作的質量,定江鎮督導組每日開展實地督促,要求施工隊按照標准進行施工建設,雨天不休息,周末加油干,時刻緊盯工程建設。施工隊對村中危、舊房開展大清拆,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理干淨,一個個破舊牆體、廢棄旱廁被推倒……“三清三拆”工作全速推進。

加大宣傳引導,激發內生動力。各工作組召集村民召開動員會,及時傳達“三清三拆” 工作內容及要求,引領群眾主動配合、積極參與鄉村風貌建設。巾幗志願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村組干部、黨員帶頭示范,向身邊的親戚朋友、鄰裡鄉親宣傳清拆和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群眾由“被動”轉“主動”,紛紛動手參與到自家庭院內外環境衛生清潔工作中來。

“我覺得這個政策很好。我家的房子之前是建好了,但是沒錢裝修了。現在政府出錢開展外立面和坡屋頂改造,這樣我能省下2萬多元的裝修費,房子也變得漂漂亮亮的了!”庄上村村民秦紅衛欣喜地說。“我本人也主動配合政府把我的房前的舊雜物間拆了。政府出錢把村裡基礎設施和環境搞好,這樣我們住起來也舒服多了。”

在各方宣傳引導下,有效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三清三拆”工作得以全面鋪開。群眾積極參與清拆工作,順利拆除廢棄建筑、亂搭亂蓋房屋87處,清理垃圾雜物堆160余處,清理溝渠4.5公裡,坑塘30余處。

創新工作舉措,打造特色家園。牆面圖、鑊耳牆、坡屋頂……看著自家換上“新裝”的房子,寶路村委大宅村的村民趙某和妻子連連稱贊:“我們家原本是平房,這麼一改,有小洋樓感覺了!”

該鎮堅持開拓思路,創新模式,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務實管用的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在農房風貌塑造方面,重點突出“點上經驗,面上推廣”的樣板作用,將寶路村委大宅村打造為試點村,率先完成106棟農房改造﹔粟家村委小合頭村堅持應地制宜,計劃利用廢棄建筑的磚土,將1處雜草塘填土改建為停車場......該鎮在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堅持打造不失“鄉土味”的田園風貌,辟出“微菜園”“微花園”30處,粉刷具有村庄特色的壁畫20余處。結合農村房屋“炮樓”多,搭建棚頂樣式不能“一刀切”的情況,鎮、村干部通過現場核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方案,並在微信群與各工作組、施工隊及時分享,有效推進了工作進度。

截至目前,定江鎮累計清運垃圾210處,完成立面改造234棟89950㎡,完成坡屋頂改造159棟18670㎡,計劃3月底高質量完成第一批清拆和改造工作。(劉付姣 唐舟)   

(責編:陳露露、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