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賓陽炮龍節:炮震千山醒 龍騰百業興

本報記者 祝佳祺攝影報道

2021年02月11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炮震千山醒 龍騰百業興

在廣西賓陽人眼裡,每年正月十一的炮龍節重要程度更勝春節。當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架游行、八音伴樂,幾十甚至上百條炮龍在城中舞動,人們用鞭炮炸龍的方式祈福。

工藝不斷創新

古朴的街道,寬敞的大院,內屋前廳堆放著五顏六色威猛的龍頭和竹制的龍骨架。一位老人正專注地用特制紗紙條固定竹篾。“我從小看炮龍節,父親也是扎龍人,我15歲就跟著學藝了。”今年67歲的鄒玉特老人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炮龍的代表性傳承人。22歲那年,鄒玉特獨立設計制作了“人生中第一條龍”,反響熱烈,賓陽多了一個“鄒師傅”。

在炮龍節的所有准備工作中,炮龍制作的周期最為漫長。接到訂單,扎龍人在國慶或中秋之后便開始著手准備扎龍。第一步便是取得一批“牛筒竹”鮮竹,這種竹子竹節較長,適合制作龍骨架。切割后的竹篾經過晾晒,隻取其中品質較好的使用,三四十斤的竹料最后隻能用15斤。接著開始扎骨架,最難的當數龍頭,僅扎龍頭就需要近一周。龍身用麻繩串聯7個或9個竹簍而成,方便舞動。架構形成后,再層層糊紙,糊一層紗紙晾一天,再糊牛皮紙晾一天,最后糊宣紙,如此層層糊紙、晾干,保証了龍身的堅固。再以鉛筆描畫輪廓,用彩漆上色,貼上畫好的龍鱗,挂上棉線或麻線作為龍須,老龍挂黃須,其他的則挂紅須。為避免鞭炮引燃炮龍,要用“龍布”噴洒鹽水后覆蓋包圍龍身。

最考驗技藝的地方在於對配重、比例的把握。掌握不好配重就會導致龍頭向下,失去威猛英姿。“上顎要比下顎長15厘米,這樣做出來的龍整個感覺才對。”鄒玉特邊拿卷尺測量邊說,“我現在也開班免費收學生,有的人學得很快,但肯沉下心學的並不多。”(圖②)

今年三十出頭的陳新昆是賓陽年輕一代的炮龍工藝繼承人。跟父輩相比,陳新昆的炮龍有所不同,“龍腮的形態做了改變,龍身顏色更豐富,有漸變色,想要眼睛發亮的效果可在龍眼處放手電筒。”時代在變,一代代扎龍藝人也在傳統工藝上做了不少創新。今年,鄒玉特也新制了一款“小小龍”,供孩子們隨手舉著玩耍。

手藝代代相傳

炮龍制作完成后,各街道會選出最威武漂亮的龍,在節前幾天擺放在街口最顯眼的位置,俗稱“亮龍”。炮龍節那天,各街道的龍將不分彼此,四處歡騰。人們不僅炸炮龍,還“鑽龍肚”“摸龍頭”以祈福。而舞龍人既要照顧群眾祈福的心願又要保護手上的炮龍,就像一場攻守有序的游戲。“鞭炮不停,龍不得走”,狂歡持續到深夜甚至凌晨,直到炮龍隻剩骨架才算結束。由於體力消耗巨大,舞龍環境復雜,龍隊需配備替手。一個七節龍,就需30多人手。

“龍經過家門口,如果大家看見龍頭要倒了,都會自覺上去接手替換,龍絕不可舞掉了!這在我們當地叫‘不得丟龍’。”舞龍頭最難,孩子一開始隻被允許舉火把,長大一點可以舉龍身、龍尾,成年之后方可舞龍頭。今年39歲的劉洪璘是土生土長的賓陽人,說起舞龍十分激動,“我從小就夢想能舞龍頭,這個夢在我工作之后才實現,非常爽!”

另外一邊,賓州古城八音隊正在做日常排練(圖①)。20多名老人身著紅衣,精神飽滿。大鑼、大鼓敲擊,二胡、揚琴、嗩吶等樂器和鳴。到節慶當天,他們將推著八音鑼鼓架隨同舞龍隊一路表演。舞龍時演奏的“龍鼓”威風凜凜,炮龍跟隨鼓點舞動,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去年12月,賓陽八音入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賓陽炮龍節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也已成為賓陽的一張名片。近年來,賓陽炮龍節活動規模逐步擴大,當地在傳統民俗基礎上還增添了體育節、非遺巡展、歌舞表演等環節,也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據賓陽縣文廣體旅局副局長韋家勝介紹,除這兩年因疫情停辦之外,每年參與炮龍節的群眾、游客多達60多萬人,到賓陽參加炮龍節的自駕車超4萬輛,炮龍節期間帶動全縣旅游收入達1.8億元以上,以至於當地流傳著一句俚語叫“來時看炮龍,走時看車龍”。

《人民日報》( 2021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