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蠶絲織就脫貧之路

2021年01月26日16:5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不好意思,今天太忙了,現在才有空看手機。你看,我剛剛去要桑葉回來,這幫‘千軍萬馬’剛剛得吃”。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岩鄉肯蘭村40歲出頭的盧苗蘭在微信上把這段話發給幫扶干部后,又給對方上傳了一段蠶房裡的視頻。看著密密麻麻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們賣力地啃食桑葉,聽著它們啃食時發出的“沙沙”聲,幫扶干部的心裡踏實了許多——今年也種桑養蠶,看來收入不成問題了。靠著種桑養蠶每年3萬元左右的收入,加上農閑時打零工,2016年盧苗蘭一家脫了貧。“我和丈夫不想外出打工,想在家裡種桑養蠶,這樣方便照顧老人和上小學的小孩,而且種桑養蠶也可以申請產業補貼。”當幫扶干部做就業意向調查問到盧苗蘭時,她這樣回答。

建檔立卡貧困戶莫愛穩的脫貧之路則通過另一種方式與種桑養蠶密切聯系起來——她在當地工業園區的桂合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在這裡上班能有比較穩定的收入,緩解我們的收入壓力,還方便照顧家裡,挺好的。”

在環江,還有許許多多像盧苗蘭、莫愛穩這樣通過種桑養蠶或繭絲行業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的人。事實上,桑園產業是環江“十大百萬”扶貧產業之一,在該縣的脫貧攻堅上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環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河池市東北部。全縣國土面積4572平方公裡,居廣西縣級第四位。境內居住著壯、毛南、苗、瑤等多個少數民族,總人口37.82萬人。農業人口約32.3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86%,其中養蠶農戶約佔農業人口的75%。環江是廣西農業(桑蠶)產業科技重點示范縣,也是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實施縣份。2011年繼2007年再次被評為“廣西十佳桑蠶生產基地縣”。2016年4月,環江榮膺中國絲綢協會組織評選的“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稱號。

2019年,全縣桑園面積達到19.56萬畝,全縣養蠶量達72萬張,產繭量達2.9萬噸,蠶農賣繭收入超過13.2億元。多年來,該縣一直把興辦加工龍頭企業作為發展壯大桑蠶產業的重點工作來抓,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共成立了5家繅絲加工企業,目前正常生產的有三家企業。2019年,全縣繅絲規模達到74個標准組,年生產白廠絲2200噸,繅絲企業可以消化環江所有蠶繭量,並就地加工增值,全面促進產業升級。這3戶繭絲企業同時也是當地“扶貧車間”的重要企業,2019年共實現產值6.63億元,貢獻稅收910萬元,佔“扶貧車間”稅收總量的59.4%,同時為12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工作崗位,不僅讓廣大貧困戶直接受益,而且也讓企業直接受益。據環江桂合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李文鋒介紹:“企業每安置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就能享受7800元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該項政策延續三年。目前公司裡有近30名貧困戶職工,預計這一項能減免稅費近23萬元。”(供稿單位:國家稅務總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稅務局)

(責編:龐冠華、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