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票“兩段准入”附條件提離貨物在防城海關順利通關

2021年01月21日17:08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防城港日報
 

1月13日,廣西港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一票黃大豆在防城海關順利結關,即刻可進入國內市場銷售、使用。這是廣西首票“兩段准入”附條件提離模式通關報關單。

“兩段准入”是海關總署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舉措,也是海關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積極嘗試,是海關監管作業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據介紹,“兩段准入”是以進口貨物准予提離口岸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為界,第一段監管為“准許入境”,即“是否允許貨物入境”﹔第二段監管為“合格入市”,即“是否允許貨物進入國內市場銷售或使用”,包括海關轉場檢查、附條件提離、合並檢查等情形。此前,糧食等進口貨物需要在口岸完成取樣送檢,檢驗合格后才可提離碼頭,企業產生的碼頭倉儲費用較高。在“兩段准入”監管模式下,企業在海關取樣后,無其他異常的可將貨物提離海關監管場所,在企業自有倉庫等待化驗結果。“兩段准入”模式進一步優化監管資源配置,便捷進口通關流程,縮短貨物口岸停留時間,降低企業的通關成本。

防城港是全國進口糧油的主要口岸之一,轄區共有10家規模以上糧油加工儲運企業,年進口大豆、油菜籽等糧食產品近600萬噸。“兩段准入”監管模式實施后,將有效緩解貨物在口岸積壓情況,降低貨物滯港產生的倉儲和時間成本。“‘兩段准入’模式實施后,我們提離貨物的時間能夠縮短12天左右,減少了貨物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我們可以提前做好使用的准備。一票6.5萬噸的大豆能節約倉儲成本約23.4萬元。”廣西港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呂榮禛、 劉興哲、 盧映杏)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