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西桂林市市區北部的虞山公園因虞山而得名。今年以來,虞山公園管理處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在桂林市疊彩區委統戰部和區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桂林市其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實施方案》這一方案,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四個結合”為抓手,以服務各民族群眾為出發點,充分利用公園具有“桂林山水旅游開山地和桂林歷史淵源地”的優勢,引導廣大游客維護民族團結大局,努力將公園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公園,進而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教育基地。其具體做法如下:
將民族團結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園管理處充分挖掘、利用,做足虞舜文化文章,講好虞山故事,宣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還積極挖掘虞帝晚年南巡推行的以“孝”為核心的五典之教,教化古越族人,施仁政、勤政親民,以仁德治理天下,化解民族矛盾,形成和諧相處的民族氛圍。
將民族團結與公園整體布局相結合,營造各民族一家親氛圍。公園管理處在公園大門口LED屏上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在公園售票窗口設有少數民族購票窗口,在游覽路線的主要節點設有民族團結景觀設施,在游覽路線的道路上每隔100米就設有民族團結各種標語展示牌,在公園進出口位置設置民族知識宣傳展板。據統計,該公園每年向前來旅游的50萬人(次)的各族群眾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識。
將民族團結與各族文娛活動相結合,形成民族文化特色活動。公園管理處積極與各民俗演藝隊、社區文藝隊、電影放映公司強強聯合,利用春節、元宵、中秋、三月三等節假日,開展各類民族傳統文化濃厚的文體娛樂活動,在增進民族團結工作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將民族團結與公園游覽解說相結合,拓展民族團結紐帶作用。公園管理處為了充分發揮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在宣傳民族團結工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原有講解詞的基礎上,增加等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同時加強公園導游員的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的教育培訓,引導各族群眾對共同推進民族大團結、大繁榮的認同。(張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