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2020年12月23日08:42  來源:南寧雲—南寧日報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邕城鄉村振興論壇為“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出謀獻策  

8年來,南寧市“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全域推進、提質升級,鄉村建設內涵不斷豐富,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有序、生活舒適的美好家園正逐步呈現在市民面前。

成績來之不易。截至今年11月26日,全市421個貧困村已全部摘帽。“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有力推動南寧市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市農民群眾過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鄉村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藍圖正在繪就。為續寫首府鄉村振興新藍圖,南寧市專家學者、鄉村建設者在近日舉行的邕城鄉村振興論壇上積極建言獻策,為農業農村新發展勇於擔當、敢於作為。

鄉村建設規劃先行 政策保障新藍圖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建設規劃是先導。廣西國土資源規劃院規劃一分院院長、正高級經濟師程力表示,村庄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鄉村建設有了法定依據,就解決了村域現狀問題,明確了發展定位、服務對象,村庄規劃才能夠切實落地,持續開展經營管護工作。

鄉村建設有了規劃先導,還要有政策保障。南寧市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蔣秋謹表示,近兩年,國家在各個層面共同發力,相關政策層出不窮,不遺余力地支持鄉村發展,推動鄉村建設。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為鄉村振興持續發力給予了有力的保障。

拓展建設成果 推進鄉村振興

8年來,在“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的直接和間接撬動下,南寧市持續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全方位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綜合示范村和示范區(帶),實現鄉村環境提質升級、產村融合發展與群眾增收,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首府南寧鄉村綜合競爭力、發展潛力得到全面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共南寧市武鳴區委副書記吳秀紅表示,經過8年的“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武鳴區構建起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體系,農村人居環境更加整潔﹔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全面完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農村的生活更加便捷﹔成功打造“武鳴沃柑”品牌,帶動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的生活更加富裕……下一步,武鳴區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大發展、農村大變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明年“三農”工作重心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副教授黃萬求表示,大量“中間村”的存在反映了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建議下一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尤其要把“中間村”作為推進重點,精准施策,針對“中間村”的特點制定出台專門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繼續拓展“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成果。

激活人才振興 提升文明風貌

美麗鄉村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良慶區那陳鎮瀨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冬季表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隻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組織素質和能力,才能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各項措施落地生根。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鄉村沒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難以實行,再好的資源也難以利用,有了人才,鄉村才有活力。因此,鄉村建設要以人才為支撐,讓基層隊伍壯大起來。

做優傳統產業,以科技創新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民表示,近幾年來,公司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帶動5萬多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發展首位,緊抓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同時,公司著力培養適合廣西乃至全國的現代桑蠶產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搭建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以人才科技支撐助推桑蠶產業持續創新。

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南寧日報資深記者李綠江表示,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有足夠的經濟發展的戰略推動力,還需要時刻擁有自覺的“人文思考”。而且,后者也同樣是前者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人文思考”的核心價值,就是以人為本。(記者何任朗)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