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創新“周轉+協議”引才模式 加快集聚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

2020年12月09日09:32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今年以來,玉林市成立人才發展中心,出台《玉林市人才發展中心專項周轉編制管理辦法》,在廣西率先探索實行“周轉+協議”引才模式,成功引進金融、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等21名急需緊缺專業高層次人才,為打造“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提供人才保障。

盤活編制資源,打破管理壁壘。著眼破解編制資源配置存在的“無編可用”與“有編無用”並存的“老大難”問題,探索建立“統籌安排、特需特辦、人編挂鉤、人走編收”的編制“周轉池”制度,將編制“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充分挖掘編制潛能。依托機構編制管理大數據平台,在不突破市級事業編制總量的前提下,將精簡壓縮、事業單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編制統籌起來使用,實行彈性靈活的編制管理模式,對超編滿編但又確需補充急需緊缺人才的單位,優先使用“周轉池”編制予以補充,打破“編制部門所有”和“一經核定、終身使用”的觀念,讓長期閑置的空編“活起來”“轉起來”。目前,玉林市人才發展中心共有55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每年計劃拿出15個周轉編制用於引進高層次人才,3-5年完成一個周轉周期。

創新分配機制,提高待遇保障。創新引才激勵政策,打破常規事業單位工資結構,採取“協議工資”方式引才,對通過“協議工資”引進的人才按程序認定為玉林市高層次人才,由玉林市財政落實安家補貼、住房補貼、生活補貼等高層次人才待遇,最大限度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其中,博士和碩士的協議期限為5年,協議工資和高層次人才補貼預算列入當年度市人才工作經費,由玉林市財政兜底,年底一次性發放。引進人才首次聘用時可不受單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限制,根據其取得的職稱、學歷等條件,按規定分別聘用到相應層級專業技術崗位最低等級崗位或設置特設崗位。

精准管理使用,暢通周轉通道。使用專項周轉編制引進的人才,與玉林市人才發展中心簽訂協議,並安排到符合條件的單位工作,時間一般不超5年。人事關系、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由玉林市人才發展中心負責,職稱評定、職級晉升、年度考核等由市人才發展中心和用人單位共同負責,日常管理由用人單位具體負責。按照“空編置換”原則,待用人單位空出編制后,優先使用本單位空編進行聘用,玉林市人才發展中心對專項周轉編制予以收回,使“周轉池”編制不斷循環利用,形成可持續運行的回收機制,充分發揮編制在招才引智、留才用才方面的保障作用。(許光輝 張芳

(責編:張芳、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