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們召開了致富帶頭人會議,握指成拳發展我們村的產業﹔7月份,我們要繼續打造平河村大屋屯,把它為建設美麗鄉村的示范點……”說起工作,劉積儉總是思路清晰、信心滿滿,“組織上把我派到這兒了,我就必須盡我所能把事情做好,給自己成長一個見証。”
劉積儉,廣西玉林市容縣文體廣電和和旅游局的一名“80后”的青年干部,在駐村幫扶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深得當地村民信賴。
走進基層,他帶著入黨初心攻堅有作為
“我到基層就是為人民服務來的,我的入黨初心就是為人民謀福祉,讓大家過上好日子。”2018年,劉積儉主動申請到扶貧一線,根據組織安排來到了縣底鎮平河村。
剛到平河村,劉積儉用10天的時間熟悉業務知識,並走訪了全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詳細記錄了這41戶165人的基本情況。通過走訪摸底,劉積儉了解到平河村大部分貧困戶年老多病、產業發展動力不足,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他意識到,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隻有“苦干”二字。
為了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劉積儉成了村了的“苦行僧”。白天,他用腳丈量平河村每一寸土,走進村民家中宣傳政策,幫助村民申請各項惠農補貼,挽起褲管下田,鼓勵村民樹立信心,發展產業﹔晚上,忙了一天的他回到村裡,坐下來認真記錄好當天走訪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更新工作計劃。工作日的時間忙不完,他還放棄休息,利用周末時間加班加點,邊學習政策、邊整理檔案材料……很快,他就成為了村裡的“百事通”,從“過路人”成為了“村裡人”,成了村民眼中的“拼命三郎”,平河村脫貧攻堅成績也令村民們笑顏逐開,2018年實現脫貧8戶39人,2019年脫貧14戶49人,2020年6戶17人達到脫貧標准。
凝聚合力,他助力軟弱渙散組織煥新顏
平河村集體經濟薄弱,2018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隻有3200元,再加上村裡各項基礎設施落后,村容村貌也亟待改善,村黨支部被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劉積儉深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改變平河村的現狀,必須密切聯系村“兩委”干部,切實發揮村“兩委”班子的“火車頭”作用,團結黨員帶領群眾干事創業。針對村黨組織無錢辦事、無場所辦事、凝聚力不強等情況,劉積儉主動把他“用腳丈量”平河村掌握到的產業發展前景、農林水資源優勢、村民鄉賢對改變村容村貌的渴望等情況和自己的想法拿出來、擺在台面上,和村干部一起商量,集思廣益。最終大家決定,匯聚鄉賢力量,清理不規范合同,發展本地產業,同時緊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挖平河村的底蘊,以嶺景山球場為核心陣地,打造一個以休閑、文化、娛樂為特色的鄉村農家旅游景觀帶。
為了實現目標,劉積儉日夜奔忙,在與村“兩委”干部討論制定出詳細方案后,他進村入戶多方征求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主動協助村“兩委”向上級爭取到20萬元項目資金,對公共服務中心及周邊活動場所進行改造提升,把資金用巧用實,村委會面貌煥然一新,平河村黨員群眾聯系更緊密了﹔村裡2019年集體經濟收入達4.32萬元,是2018年的13倍之多,平河村黨支部也順利甩掉“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帽子,村裡路淨、燈明、景美,變身為縣底鎮的“優美田園鄉村”。
心系群眾,他真心當村民的親人
“要成為一名合格共產黨員,必須廣泛深入群眾中去,深深根植人民群眾之中,到最需要我們幫助的廣大貧困群眾中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好事。”劉積儉在駐村日記裡這樣寫道,也是這樣做的。
2019年1月30日下午,劉積儉一個人到鎮扶貧辦交完材料返回村委會,剛到村口,遠遠地發現村委會后面的山著火了,他電話向鎮政府匯報了情況后,來不及多想便沖到離火情最近的地方,不顧個人安危,近距離地了解情況,察看是否有村民存在危險,山火一共燒了兩天一夜,他一直奮斗在一線,直到山火警報解除。村民們聽說此事后紛紛討論說“阿儉是真心真意為我們村民著想”“這才是共產黨員的本色啊”。
2019年10月24日,群眾反映家裡有人失蹤,但是走失人員智力殘疾,尋找難度極大。劉積儉接到群眾反映后心想,現在下著大雨,晚上氣溫很涼,如果不盡快找到走失者,后果不堪設想。劉積儉一邊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發動朋友幫忙尋找,一邊頂著寒風大雨,驅車到圩鎮、到縣城尋找。經過5個多小時的尋找,終於找回失聯96小時的智力殘疾村民梁某。平河村村民私下偷偷問劉積儉:“阿儉,他就是個‘傻子’,你救了他,他也不懂得感謝你的,你何必這麼賣力把自己搞得那麼邋遢?”劉積儉搖搖頭說:“雖然沒有感謝,梁某也不會記得,但我來這裡駐村工作,就是平河村的一份子,我還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大家都是我的親人。”
不顧個人安危扑救山火,兩天一夜堅守前線守護村民安危﹔為促進產業發展,提前結束陪產假期,全力以赴投入到產業獎補核驗工作中﹔頂著風雨驅車搜救,尋回失聯96小時的智力殘疾村民……駐村兩年來,不管是對貧困戶,還是對普通的村民,劉積儉總是掏出心窩子,把他們當成親人來對待。“阿儉到我們村快兩年了,工作很努力,處處為我們著想,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等到他預備期滿轉正的時候,我肯定給他投贊成票。”提到村裡面這位得力干將,平河村黨支部書記梁靜業頻頻點頭、滿眼贊賞。(林端 吳姍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