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部門統計,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防城港市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1083.81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263.02億元,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15年上半年的29.42%提高到2020年上半年的30.93%。
“十三五”以來,防城港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堅持開放合作戰略,緊緊抓住國際醫學開發試驗區、邊境旅游試驗區等重要歷史機遇,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扎實有效地推進服務業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有效帶動防城港市經濟“穩快”前行。
防城港市加快推進公路、鐵路、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物流網絡。防城港市率先在國內開通東盟海產品冷鏈公鐵海聯運,開通防城港至北京、上海、沈陽等線路,拓展東盟海產品冷鏈物流通道,成為全國唯一聯接東南亞的海陸冷鏈物流通道﹔以公海聯運方式試行發往天津、營口、大連等沿海港口,探索海產品公海聯運,豐富海產品冷鏈運輸渠道﹔防城港站至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20多個站點鐵路冷鏈專列運費下調40%∼46%,海鐵聯運鐵路冷鏈專列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入選國家首批農產品冷鏈流通標准化示范試點城市、港口型國家級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級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物流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進境水果海上快速航線實現復航,陸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啟用,中國東興-越南芒街口岸北侖河二橋正式開通,互市便民臨時浮橋建成通車,防城港口岸擴大開放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正式驗收並封關運營,目前園區內保稅物流倉儲企業18家,保稅倉容達13萬平方米,保稅產值約佔廣西60%﹔東灣物流園獲評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首批自治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防城港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線運營,並與“行·好運網”實現上線數據對接和信息共享,成為北部灣沿海三市第一家上線營運的由政府主導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智慧物流大數據初步形成。
防城港市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縣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加快促進農村電商發展。防城港市不斷加快發展面向東盟的“快遞+跨境電商”服務業務,與廣西京越通(八找網)公司共建“互聯網+互市貿易+金融”交易平台,推動互聯網+互市貿易模式創新轉型升級﹔加強與京東集團的深入合作,探索由三方共同建設“兩國e城”邊貿正品貨源採銷平台、“中國特產·東興館”東盟特產專區、“中國特產·越南館”、邊貿電商共享服務中心,借助京東平台實現東興跨境電商的深入發展﹔建成東興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廣西榕華孵化創業基地、防城港IT小鎮(門戶)電商孵化基地,加快建設圓通-東盟國際物流樞紐、桂海跨境電商快遞物流園等重點項目,東興市連續6年榮獲“全國電商百佳縣”稱號並連續排名廣西第一。
防城港市傾力打造的中心城區商業中心構建基本顯現,以中央商務區CBD為代表的商業街區、以華聯超市、蘇寧電器等為代表的知名大型連鎖商場、娛樂餐飲等商業網點陸續建成,市場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氛圍持續活躍,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防城港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住宿和餐飲業達178家,比“十二五”期末增加88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帶動了消費逐步轉型,食品煙酒類、衣著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醫療保健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等商品成為市民消費熱點。此外,率先在廣西各邊境地區的互市點啟用邊民互市“一指通”無紙化申報系統,大幅提升互市通關效率﹔開創“邊境貿易+互助組、邊境貿易+金融服務、邊境貿易+落地加工、邊境貿易+專業市場、邊境貿易+電子商務”5種“邊境貿易+扶貧”新模式,互市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
“十三五”期間,防城港市獲批首批國家級邊境旅游試驗區,率先在探索邊境旅游轉型升級新動能方面實現零突破﹔在全國首先開通邊境游網上預約辦証平台,智慧旅游成效初顯﹔在全國首創開通中國桂林-防城港(東興)-越南芒街-下龍黃金旅游線跨境自駕游線路,推進江山半島創5A景區和東興國門景區、上思縣布透溫泉創4A級景區,民宿、汽車旅游營地、海洋牧場海釣等旅游新業態加快推進﹔策劃推出具有濱海特色的中國·東盟國際馬拉鬆賽、海上國際龍舟賽、中國-東盟海釣大賽、環北部灣自行車賽等系列濱海運動賽事活動,著力打造廣西體育重鎮。通過舉辦各種賽事,配套文旅活動,推動“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參賽者游本地景區景點,促進旅游消費。“十三五”以來,防城港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17億人次,國內旅游消費1010.32億元﹔接待入境過夜游客73.67萬人次,國際旅游消費2.78億美元。防城港恆大足球城文旅項目、防城港溫德姆酒店度假區、愛之海樂園等一批文旅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泰國文化園、東興豪逸酒店、十萬山瑤寨等項目順利開工,白浪灘·航洋都市裡、北部灣海洋文旅康養科技產業園、防城港體育小鎮等項目加快建設。
防城港市穩步推進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建設,探索創新“境內關外”等監管模式,准許醫學試驗區藥品生產企業對部分藥品進行研發、試生產和臨床試用等先行先試政策,引進防城港跨境醫療服務中心、康路新藥醫療器械研發臨床前實驗動物及模式動物基地等一批高質量項目,藥明康德、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市光恆生北部灣生物醫藥科技中心、康路生物醫學研發中心、常春生物實驗室、佳泰集團藥物實驗室及制藥廠、鱟試劑實驗室、國際靈長類實驗動物研發中心等相繼落戶試驗區。以防城區為醫養結合試點,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相結合,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院建立醫療服務協作關系,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業,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建立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支持企業和機構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開展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沙氵萬社區實驗基地,防城區老年養護樓、上思縣華蘭鎮農村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東興市社會福利院等一批養老項目加快建設。(記者 蒙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