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業走出新路子

2020年11月16日11:4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10年前,一台機器造價1700萬,現在隻要700萬,這就是技術的價值。”看著新生產出的機床,梧州市萬順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經理莫瑞東感慨道。

梧州市萬順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前身梧州市鍛壓機床廠,是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定點生產壓力機的專業廠家。自上世紀成立以來,公司產品就因質量過硬、價格實惠而備受購買者青睞。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技術需求的快速提升,擴大車間規模進行技術改造迫在眉睫,公司原本位於市區的場地已經不足以使用。此時,積極響應梧州市政府“三年三工程”號召,招商引資,土木正興的梧州高新區吸引了這隻“金鳳凰”落腳。梧州高新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務部門職能作用,竭心盡力為企業提供稅收服務保障。自新廠房正式投產以來,萬順鍛壓已享受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多項稅費減免。如今,該公司新建廠區佔地100畝,月銷售額近350萬元。

新廠落地,生產也步入正軌,但是莫瑞東的眉頭卻還是沒有鬆開。“機械行業不干上個三五年根本就入不了門,但是現在願意沉下心長期學習的人少了,還有很多在學成之后跑到了一線城市。”招不來,留不住,人才的缺漏成了掣肘公司發展的藩籬。

為幫助企業破除發展藩籬,梧州高新區稅務局對轄區內企業開展了調研,重點對人才需求大的制造業企業進行走訪,集思廣益,征集“人才引進難”的解題妙招。令莫瑞東感到意外的是,答案竟然就在隔壁。

原來,位於萬順鍛壓隔壁的廣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曾經面臨人才培養難、流失快的困境。“我們前期主要採用對外招聘+內部推介+員工培訓三種人才培養模式。”公司管理部李敏表示,然而三種模式因為缺乏動力源,並不能完全解決企業人才引進問題。

對此,梧州高新區稅務局充分發揮信息優勢,幫助企業牽線搭橋,促進企業與高職、技工學校、高等院校開展合作,通過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定向培養技工。同時,落實落細高新技術企業等稅費優惠政策,企業2020年1-10月共計享受稅費優惠400多萬元。“稅費的減免加快了我們創新獎金等人才激勵機制的建設,同時我們也加大了人才培養的投入,大家創新的積極性更高了。”人才加持下,該公司已獲得20余項技術專利,並成為中國智能量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

“稅費優惠的加持搭配對外招聘+內部推介+員工培訓+校園培養+激勵機制五種人才培養模式,一句話總結,就是等人才不如養人才,這招妙。”莫瑞東說。如今,萬順鍛壓新建廠房寬敞明亮,大型機械表面下,是高精尖生產與檢測設備的高效運轉。在新地盤上,這家老牌企業正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人才+技改”的新路子。(李德堅、陳思迪、蔣玲玲)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