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10月26日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良慶區那陳鎮堅持“核心是精准、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聚焦特殊貧困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在產業扶貧方式上做好“兩個加法”,在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也鞏固了脫貧的成果。
第一個加法就是“企業+村集體+農戶(貧困戶)+科研機構”的利益鏈接經營模式,那陳農利來種禽產業核心示范區便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該示范區是和平村實施農業產業強村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引進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佔地面積380畝,總投資1.8億元,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目前實現20萬套存欄生產運營。
據該示范區負責人蘇建祥介紹,項目主要內容包括產蛋雞舍27棟32400平方米,存欄產蛋母雞70萬羽,種公雞2.5萬羽﹔配套育雛雞舍5棟3200平方米、育成雞舍8棟6800平方米,存欄后備母雞25萬羽,后備公雞1.5萬羽﹔兩個標准化孵化廠房7000平方米,年孵化商品雞苗1億羽﹔1個年處理雞糞生產有機肥3萬噸的有機肥生產車間。通過實行“企業+村集體+農戶(貧困戶)+科研機構”的利益鏈接經營模式,吸納村集體經濟資金650萬元,每年實現固定分紅52萬元,可以帶動周邊地區2500多戶通過養殖商品肉雞肉鴨發家致富。
“我今年三月份來到示范區工作,主要做餐飲、保潔等后勤工作,現在每個月有固定收入2000多元。”那陳鎮六眼村的李燕梅說,在這裡上班離家近,可以方便照顧家裡,還可以兼顧干點農活。
第二個加法是“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入股合作經營模式。這個模式以南寧西盛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代表,該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8月,屬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16年,西盛村利用這個契機,運用向上級申請得到的159萬元財政產業扶持資金,參股成立了南寧西盛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並採用“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合作經營。西盛村已於2016年底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底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今年上半年,西盛村已完成村集體收入8萬多元,預計全年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3萬元以上。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全村有黑山羊養殖戶8戶,其中西盛村貧困戶何勇就是首先通過加入合作社獲得了固定的收入,經過幾年的養殖摸索與實踐,他掌握了黑山羊的全套養殖技術,建起了自己的黑山羊養殖場。在此期間,他不僅踴躍報名參加南寧的養殖技術培訓班,還成為了致富帶頭人,帶動了當地3戶村民加入到黑山羊養殖的隊伍中來。目前,西盛村黑山羊養殖合作社存欄量達到800頭以上,出欄量400頭以上,年產值55萬元,其中貧困戶3戶,戶均增收6萬元以上。
截至目前,那陳鎮共實現694戶2339人貧困戶脫貧致富。(王勇、韋麟智、趙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