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區開展學生勞動教育紀實:弘揚勞動光榮主旋律

2020年10月22日10:04  
 

秋風送爽,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鎮三中的百香果園果滿枝頭,七年級2001班的學生在果園裡清除雜草,有說有笑,充滿著勞動快樂的氣氛。這是覃塘區開展學生勞動教育的一個日常場景。

要使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覃塘區關工委執行主任韋裕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自2013年秋季期起,覃塘區各中小學校開始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三愛”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工作體系,堅持勞動課堂教學和勞動實踐相結合的育人機制,規定中小學校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對學生每天的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了明確規定。覃塘區逐步完善勞動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並健全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

覃塘區關工委和教育部門抓好勞動基地建設,各學校聞聲而動,開展“造地”運動,開墾校園閑置荒地,或租賃附近農戶的土地。如覃塘三中在學校附近租賃農戶土地6畝作為勞動基地。據覃塘區教育局副局長黃強介紹,截至目前,全區157所中小學校全部建立了勞動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

為了提高勞動教育質量,該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專兼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各學校建立起由生物老師、班主任擔任勞動教育課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全區共有800多名勞動教育教師。每個學期,該區教育局組織他們到示范基地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一些學校還根據實際自編勞動教育教材。

覃塘區充分發揮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的作用,聘請“五老”人員作為學校勞動基地的指導員。如黃練鎮第一初級中學聘請自治區勞動模范、高級農藝師、養蠶專家謝壽泳作為學校“蠶桑基地”建設指導員。據了解,全區共聘請160多名“五老”人員擔任勞動基地指導員,做到每個學校至少1人以上。

覃塘區邀請專家到現場教學,增強勞動課教學的現場感,提高勞動課的教學水平。如覃塘街道第一初級中學邀請茶葉種植專家到學校的茶園授課,講授種茶技術要領,讓學生體驗採茶、泡茶、品茶的過程。不少學生說,在勞動基地上課很有趣,能學到很多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

學生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精神上也收獲頗豐。

汗水澆出豐收果。樟木鎮第三初級中學的百香果園,果樹生長蔥郁,一個個百香果像小鈴鐺一樣挂在藤架上。校長李世地介紹說,果園年產果達7500多公斤,魚塘年養魚4000公斤。今年該校收獲玉米500多公斤,學校把學生的勞動成果煮成玉米粥供師生一起品嘗。覃塘區不少學校每年度開展種養成果大比拼,晒出學生的勞動成果,定期開展勞動成果展銷活動,學生把勞動成果拿到學校“小集市”出售,所得收入作為班級公益經費。據黃強介紹,目前,全區各學校勞動基地種植作物有蔬菜、瓜果、茶葉、甘蔗、桑葉、中藥材等﹔養殖方面,有魚、雞、鴨等。

汗水打造出品牌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特色校園文化。蒙公鎮民族初級中學營造濃厚的壯家農耕文化,收集壯族農耕工具,在校園裡辦起了“那(壯語裡農耕的意思)文化博物館”﹔覃塘街道第一初級中學通過茶園基地建設發展起“茶文化”﹔東龍鎮初級中學通過生態種養園營造了“生態文化”﹔蒙公鎮古山小學種植壯藥,並辦起小“壯藥館”﹔大嶺鄉中心小學發展七彩中草藥園﹔樟木鎮第三初級中學開發了百香果基地等。這一個個品牌,弘揚了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

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勞動教育實踐在達到以勞樹德、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同時,也起到了以勞增智的作用。多年來,覃塘區的教育質量連年位居貴港市前列。最近,廣西關工委主任張少康到覃塘區調研,高度評價該區學校勞動教育取得的成果。(記者 梁時來 通訊員 何嘉嘉)

來源:貴港日報

(責編:王勇、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