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貴港市第七屆“美麗貴港 我愛荷城”荷花展暨文化旅游消費嘉年華系列活動、“荷美覃塘”第七屆荷花節如期舉行﹔8 月21日,中國桂平·西山泉首屆國際航空文化旅游節在西山泉汽車房車露營基地開幕,吸引了上萬名區內外游客前來游玩體驗……
滿園秀色關不住,映日荷花別樣紅。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按下旅游“暫停鍵”,隨著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貴港市獨特的旅游資源經過多重推介,旅游市場逐漸回暖,吸引了無數游客紛至沓來。
2016年以來,貴港市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打造貴港旅游的新亮點。同時,創作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影視劇作、文學作品、戲劇音樂等藝術精品,彰顯文化魅力,宣揚優秀文化,增強全市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后,貴港市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了眾多優質文旅產品,激發了多層次消費,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游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向往。
演繹文化貴港 凸顯文化自信
今年以來,貴港市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作了歌曲《中國新長征》《我們家鄉奔小康》、舞蹈《奮斗正當時》、小品《左林右李》、曲藝《日子似蜜糖》和器樂《娶親》﹔舉(承)辦第四屆國學春晚、文藝界新春茶話會、2020年春節團拜會、第四屆“5·23”廣西全民藝術普及日貴港主會場等大型活動。
2016年以來,貴港市文化活動精彩紛呈,藝術創作和群眾文體活動出新出彩。以活動促創作、推精品、創品牌,先后舉辦了2018貴港國際馬拉鬆、平南國際龍舟邀請賽、第32屆全國荷花展覽、中國健身名山貴港平天山登山賽等大型文化體育活動,成功申辦廣西第十五屆運動會。文藝精品不斷推出,廣播劇《纏樹青藤赤子心》、木雕《千佛碑》《記憶》、話劇《壓艙石》等精品分別斬獲廣西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廣西戲劇展演桂花獎等。持續打造“和為貴”文化藝術節、“荷城舞台周周演”等文化品牌活動。同時,以“民辦公助”模式組建了貴港市荷城藝術團,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年均開展基層惠民演出200場﹔2018年“中國旅游日”廣西分會場、2020年第四屆廣西全民藝術普及日主會場設在貴港,2016年樂游廣西(貴港)秋季推廣活動、2016年祈福之旅·桂平西山第十屆旅游文化節、2020年壯美廣西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山水壯鄉 暢游廣西——旅游精品線路發布儀式在貴港舉行……一樁樁、一件件文化大事演繹著“文化貴港”的風採。
全域旅游“破繭成蝶” 文旅品牌持續打響
近年來,桂平西山泉國際養生旅游文化綜合區、北帝山旅游區、西山泉汽車(房車)露營基地、平南縣雄森生物科技園、漢古傘庄、銅鼓灣溫泉休閑旅游度假區、布山古郡等7個項目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獲扶持資金820萬元。今年復工復產后,貴港市舉辦了2020年“詩在壯鄉 何必遠方——廣西人游廣西”貴港文旅復蘇自駕游啟動儀式、“壯美廣西 三月三暖心生活節·山水壯鄉 暢游廣西”旅游精品線路發布儀式、貴港市政銀企“惠民生 促消費”生活節電子優惠券發放活動啟動儀式,在微信公眾號平台發放總價值17萬元的“貴港人游貴港”旅游惠民優惠券1萬張,推動文旅產業復蘇,促進旅游消費回補。出台《2020年貴港市第七屆荷花展期間引客入貴旅游獎勵方案》,在廣西全線列車上開展“動姐帶你游貴港”視頻宣傳。與中國駐首爾旅游辦事處共同推出“雲·游中國”荷美貴港圖片暨視頻展播活動。端午假期接待游客27.23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1.88億元,較“五一”假期有較大增長。為提高文旅知名度,貴港市今年斥資1000萬元(其中自治區文旅廳補貼500萬元)在央視投放貴港市文化旅游形象廣告,為期一年。
“十三五”期間,貴港市相繼出台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多個政策文件,連續6年累計安排市本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3700萬元用於扶持全市旅游事業發展。2018年,桂平市以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獲評為第四批廣西特色旅游名縣﹔2019年,平南縣、港北區獲公布為第二批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3602.61萬人次,同比增長31.31%。其中,國內游客人數3591.84萬人次,同比增長31.41%﹔入境過夜游客10.77萬人次,同比增長5.27%﹔旅游總消費437.30億元,同比增長35.52%。
文旅融合打造貴港版的“詩和遠方”。2018年,貴港市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稱號,全市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0家、國家AAA級旅游景區30家、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1家、自治區級生態旅游示范區4家。實施旅游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旅游產業提質增效效益顯著。以桂平西山泉汽車(房車)露營基地和西山泉國際養生旅游文化綜合區項目為依托,舉辦第四屆中國汽車(房車)露營大會,打造桂平西山泉體育特色小鎮和西山鎮西山泉養生養老小鎮。建成平南縣雄森生物科技園集養殖、研發、生產、銷售、觀光旅游於一體,內有7.6公裡長的地下酒窖長廊和廣西最大的野生動物園。開發建設的北帝山旅游區以峰秀、林茂、石奇、花艷、泉清、霧仙“六絕”聞名,素有“小張家界”之稱﹔荷美覃塘景區3000畝荷花競相綻放﹔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3500多畝的高山草甸。同時,連續5年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旅游廁所建設指標任務,獲原國家旅游局評為“2016年全國廁所革命先進市”榮譽稱號。全市建成旅游服務中心(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56個,2019年首條旅游公交線路正式開通。
讓“靈魂”更豐滿 讓“載體”更扎實
日趨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市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862個,實現貧困村公共服務中心覆蓋率100%,“三館一站”覆蓋率高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值9.66個百分點。市圖書館連續2次獲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國家一級館”,推出公共文化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館(圖書館)店(書店)合作”新模式,實現圖書零售與借閱服務無縫對接。
有效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大南門城樓、南江古碼頭遺址、漪瀾塔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修繕保護。舉辦嶺南首郡(桂林郡)考古成果和遺址保護研討會,科學論証貴港作為秦代桂林郡址所在地的地位。
文化產業健康蓬勃發展。以文化創意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成功創建廣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家,國家非遺文創產品之特色宮燈、油紙傘開發推廣、廣西少數民族地方特色旅游工藝品開發、“荷美覃塘”蓮藕產業核心示范區荷家塢民俗風情度假村等6個項目累計獲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85萬元。(記者 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