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產業扶貧讓貧困青年變致富帶頭人

2020年09月16日08:4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駐村第一書記在張天裕的養殖場查看雞苗生長情況。楊繼強攝

人民網鹿寨9月16日電 “天裕的腦子挺靈活,發展家庭產業有一套,也做得出錢,對我又很好,跟了他我很滿足!”面對採訪,從鹿寨縣黃冕鎮幽蘭村嫁到鹿寨鎮獨羊村黃石屯37歲的潘紅艷略顯羞澀地說。

潘紅艷口中說的天裕,就是獨羊村黃石屯的2015年退出戶、致富帶頭人張天裕,今年39歲。

張天裕其實長得一表人才,女孩子挺喜歡他的,但一到他家,看到破舊的房子和沉重的家庭負擔,還沒說上幾句話,轉身就走了。

“我家原先的舊房子又矮又窄,破爛不堪,天上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家裡人又多,母親又是一個藥罐子。”張天裕說,他家這樣的狀況,哪個姑娘都不願意嫁給他。

為了改變家庭的窘境,張天裕於2016年開始發展規模養雞業,由於實行“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雞苗、飼料和防疫技術及負責收購養出的雞,張天裕負責建設養雞場和喂養,當年張天裕就賺了5萬余元。找到致富門路了,張天裕向銀行貸款擴大養殖規模,聘用兩名貧困勞動力來做幫手,2017∼2018年每年出欄童子雞都在11萬羽左右,年純收入都超過10萬元﹔2019年改養肉雞,年出欄肉雞8萬羽左右,獲純收入10多萬元。今年已賣了一批3萬多羽,純收入9萬元,目前存欄2.5萬羽。

張天裕在做好肉雞養殖業的同時,2017年開始發展五黑綠殼蛋雞特色養殖,當年養殖五黑綠殼蛋雞1000羽,10月份開始生產雞蛋,最少日產綠殼蛋360枚,最多日產600多枚,每公斤綠殼蛋能賣36∼44元,肉雞也能賣120元一隻。

“自從跑縣城推銷綠殼蛋后,就認識了現在的老婆潘紅艷。當時,我讓她幫代銷綠殼蛋,由於接觸的機會多了,加上自己的產業做大了,底氣足了,就敢追她了。”張天裕害羞地說。

之后,張天裕的家從低矮的舊房變成了鋼混結構的新樓房,他與潘紅艷的愛情也修成了正果。2019年1月,張天裕和潘紅艷領証結婚了,今年1月兒子出生了。

今年上半年,張天裕已賣了一批肉雞3萬多羽,純收入超過9萬元,目前正在養殖肉雞2.5萬羽。同時,他家還養殖展五黑綠殼蛋雞1600羽,明年1月即可生產綠殼蛋。

張天裕的父親培育出的紫香米水稻,畝產稻谷達350公斤以上,紫香米批發價在16∼20元�公斤,畝產值達4000元,是一個高效益的糧食品種。目前,張天裕已將紫香米注冊“黃石壩”商標,形成了品牌效應,在市場供不應求。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自己作為共產黨員,就應該幫助其他貧困戶拔窮根、脫窮帽,讓大家共同奔小康。”為此,張天裕將紫香米的稻種發給包括7戶貧困戶在內的12戶村民種植,並負責收購紫香米,讓村民們無憂無慮地發展紫香米產業,有效增加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近年來,鹿寨縣堅持扶貧與扶技、扶志相結合,派出脫貧攻堅工作組與幫扶干部一道,幫貧困戶測算經濟賬,與貧困戶一起謀劃長效脫貧致富產業,給予發展扶貧產業獎勵補貼和貼息扶貧貸款,同時幫助貧困戶進行危舊房改造,引進扶貧車間落戶村屯,讓貧困戶安居樂業。(楊繼強)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