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賀州群山環抱、綠水穿行,這裡曾經是瀟賀古道上的交通貿易中心,多元的文化千百年間在此交融。
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使得賀州發展出了獨特的飲食文化,無論是黃姚豆豉、客家菜釀,還是賀州下屬的鐘山、黃田、信都、姑婆山和八步區都有其特殊菜式。
跟著麒大寶逛賀州吃賀州美食。
制作豆豉的過程復雜且瑣碎,要經過“蒸豆——破豆——壓白”等多個步驟,每一步都考驗著制作者的耐心與手藝。
較之於四川豆豉的辣與咸,“黃姚豆豉”味道雖淡,卻更加濃香醇厚、回味無窮。
賀州人用它做成了蒜瓣豆豉、酸梅豆豉、酸筍豆豉、麻辣豆豉、蘿卜干豆豉等等。
推薦一道家常菜——小河魚風味豆豉
先將小魚炒碎,炒碎的魚渣加上泡好的豆豉一起炒制,用紅油調味,最后再把另外炸好的小河魚倒進去。
豆豉經過熱油的烹制香味扑鼻,再配合小河魚的鮮香,誘人的味道,隔幾十米都能聞到。
釀菜起源於賀州的客家人,因思念家鄉,他們就地取材,用不同的原料、蔬菜等代替餃子皮包裹餡料。
“無菜不可釀,無菜不可入釀”,造就了釀菜的多樣性,蘿卜皮釀、蘑菇釀、苦瓜釀、田螺釀無所不包。
竹筍釀
用牙簽將煮軟的竹筍中段劃成絲狀,再一擠一捏,變成中空的結構,然后放進餡料,肉的味道散進竹筍的清香中,非常的香。
黃姚豆腐釀
黃姚豆腐釀,黃姚豆腐美名遠揚,大文豪蘇東坡曾贊賞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雞豚”?
把黃姚當地水豆腐掏爛揉碎,放入餡料捏成小包,加入黃姚豆豉文火慢煎,再撒上些蔥花,即可上桌。
賀街瓜花釀
瓜花即南瓜的花,每到成熟季節,家家戶戶都飄出瓜花釀誘人的芳香。
將南瓜花清洗剝淨后切碎,加冬菇蝦仁豆腐油條等等調好味,在將肉餡放進花朵中,在豬骨湯中熬十多分鐘即可,可謂是香滑鮮嫩,飽食不膩。
鐘山油茶
“鐘山油茶”是用油及綠茶做出來的一種特殊的飲料。最初是紅花、兩安民族為了驅寒,用山上自產的茶葉與姜、蒜頭等做成油茶。
現在油茶早已成為鐘山一道特殊的飲料,融入日常生活中,當地還有以油茶描述男女之情的歌謠:
哥想喝茶又想妹,油茶杯杯傳真情
油茶送來妹心意,哥心還回意更深。
黃田扣肉
賀州的扣肉屬黃田最有名,是用芋頭和五花肉做的。
黃田扣肉與眾不同的是“雙扣”,即兩塊沒有切斷的五花肉將油炸過的芋頭包在裡面,吃起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是黃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信都三黃雞
信都三黃雞其因毛黃、嘴黃、腳黃而名之。三黃雞個體適中,體型緊湊,骨細肉嫩,肌肉結實,味美可口,香而不膩,尤適合制成“兩廣”人喜吃的著名傳統佳肴白切雞。
裡鬆蕨菜
位於姑婆山西麓的裡鬆鎮,到處生長著青蕨。用青蕨加工制作成的蕨粉,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可沖水拌成糊狀,清香味美,解暑必備。
南鄉白糯米糍粑
這是八步區特產之一,它是以上等糯米為原料,洗淨蒸熟,再搗爛成軟韌的糍粑,捻扁成圓形。
還有什麼其他美食?
牛腸酸
在賀州,牛腸酸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集酸辣甜咸四種味道於一身,老少皆愛。
把牛腸、牛肺、牛肚等牛雜洗淨,大腸切寸段,肺切小塊,水煮煮熟,切小塊,再用竹簽一塊塊串起來,配上黃姚辣椒醬最是美味。
田螺煲
選取的多為農村稻田、河塘的田螺,煲制時大約要煲十幾分鐘以上才能煲好,不僅螺肉爽口,螺湯之鮮尤令人稱道,既似海味,又有別於海味,吃起來非常開胃。
篇幅有限,麒大寶今天暫時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賀州美食可是比這篇說的還要多得多哦。
如果你時間有限,又想嘗遍賀州美食怎麼辦?
答案就在七月底落成的賀州園博園,各位吃貨除了可以在美食街大吃特吃之外,茶余飯后還可以漫步麒麟廣場、荷塘月色和賀州園等多個特色展區。
說了這麼多,還不快到碗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