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韋美喬在開展扶貧工作之余到學校開展義務教學,圖為學生們在成語小課堂上認真聽講。陶毅攝 |
人民網貴港9月10日電 “我是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才從偏遠山區走出來,我就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孩子們能讀書、讀好書。”國家稅務總局貴港市港南區稅務局干部韋美喬說道。
韋美喬是廣西貴港市橋圩鎮新興村的扶貧工作隊員,2019年春天,她到任走訪村裡的教育情況后,發現該村教育基礎設施薄弱,師資緊缺,此外,村裡的孩子們多數因家長外出打工或下地干活而無法得到學習上的輔導。為了幫助村裡拔掉代際“窮根”,韋美喬在做好精准扶貧工作的前提下,主動向村委會、村小學了解學生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到村小學義務代課,並在課余和假期對留守兒童進行上門輔導,盡最大的努力陪伴和關愛貧困兒童,用初心守護孩子們的成長。 她的努力,得到了學校和村民的認可,新興村的村民都知道稅務局來了一位“小韋老師”。
義務輔導 激勵貧困戶孩子讀好書
“今天的成語小課堂,我們來講一個‘亡羊補牢’的故事。”2019年春季期開始,由韋美喬設立的成語小課堂在橋圩鎮振南小學新興分校開課了。新興村的教育基礎設施薄弱,村裡僅有一所學校,現有51名學生、6個班級,僅有的4位老師都身兼多門教學任務。在了解情況后,韋美喬主動找到學校,向學校提出可以在開展扶貧工作之余到學校開展義務教學,緩解學校教學壓力。駐村一年多來,韋美喬已經到學校開展義務輔導累計70余節課。橋圩鎮振南小學新興分校的副校長姚偉常說:“開始我們怕耽誤韋美喬同志的扶貧工作,沒想到她確實堅持了下來,每周都會利用空暇時間來給孩子作義務輔導,緩解我們教師的壓力,現在她的成語小課堂是很受學生們歡迎的一門課程,我們也感覺通過這個經典故事的熏陶,孩子們成長了不少。”
除了到學校開展義務教學,每逢假期,韋美喬又開始張羅起對孩子們進行學業輔導。不管是寒暑假,還是學期內的法定假期,韋美喬會通過小范圍集中輔導或者個別輔導的方式,督促孩子們勤奮學習,鼓勵孩子們自立自強,通過學習改變命運,走出村子,過上好日子。同時她還用心勸阻家長們不能讓孩子們輟學,再貧再困不能貧教育,再苦再累不能苦孩子。韋美喬對孩子們的熱心和關愛,被村民們看在眼裡,紛紛很尊重地稱呼韋美喬為“小韋老師”,通過這個特別的稱呼對韋美喬的教育扶貧工作予以認可。 “我們農民文化不高,農忙的時候大人都要下地干活,沒文化也沒有精力教孩子,自從有了小韋老師的督促輔導,小孩聽話多了學習也認真了,這是扶貧干部給我們村做的大實事、大好事!”新興村村民林玉彪高興地說。
傾情關愛 用初心守護孩子成長
“世上隻有媽媽好,媽媽,我要為你唱一首歌,祝媽媽生日快樂!”一個繁星閃爍、風清虫鳴的平凡夜晚,遠離家鄉800公裡,在海南打工的李小銘通過視頻聊天的形式,見到了分離大半年未見的女兒,聽到了女兒興奮激動的祝福聲。一個從不在乎自己生日的農村傳統婦女,收到的人生第一個生日禮物竟然是女兒的歌聲。在小女孩旁邊的韋美喬,也一同打著節拍,為實現貧困留守兒童姜語蕎給媽媽慶生的小小心願而感到高興。
韋美喬在關注貧困兒童學業課業的同時,也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留守兒童,長期和父母分隔兩地,缺乏父母的關愛,個別孩子出現不合群、性格孤僻等情況。對於這一類孩子,韋美喬陪伴自發地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交流,為他們輔導功課,還會時不時購買有趣的故事書講給他們聽,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就這樣,韋美喬變成了村裡的“孩子王”,孩子們經常主動和她聊天,和她商量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小韋老師告訴我,爸爸媽媽出去打工是為了讓我有好的生活,為了讓我上學,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回報我的父母”。有了韋美喬的引導的關心照顧,姜語蕎越發的懂事了,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這也讓韋美喬越發感覺到守護一個孩子,就是幫助一個家庭,不僅拉近了幫扶干部與困難群眾的距離,也更激發了他們追求小康生活的夢想和熱情。
精准扶持 不讓孩子掉隊
“感謝國家,感謝政府,也非常感謝小韋老師及時幫助我們申請,有了這5000塊錢,小孩上大學就不用愁了。”剛剛過去的暑假,新興村村民李偉芳握著韋美喬的手,一遍又一遍說著道謝的話語。李偉芳是單親家庭,家中勞動力少,子女讀書花費多。今年她的女兒考上了大學,但是家裡沒錢支付學費。韋美喬了解情況后,幫助其家庭申請雨露計劃助學補貼,圓了孩子的大學夢。
這只是韋美喬駐村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讀子女資助工作,韋美喬每個學期結束及時了解收集村裡貧困戶就讀生情況,幫助符合申請條件的學生申請助學補貼。自2019年以來,她共為貧困生申請教育助學金42人次,累計金額約4.8萬元,申請雨露計劃補助10人次,累計金額約2.3萬元,確保了該村貧困戶孩子人人有書讀。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與未來,關愛一個山村兒童,就能播撒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守護孩子們的成長,讓貧困村的孩子們志存高遠,通過讀書學習走出村庄、改變命運。”在扶貧工作日志裡,韋美喬寫下了她的一番感悟,也寫出了一位扎根基層的扶貧干部的初心和決心。(譚梅 陳曼霜 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