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發展肉牛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09月05日16:22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西山鄉弄林村肉牛養殖基地內,飼養管理員在給牛群添加食料。班華席攝

東山鄉江團村基地內,一頭頭健碩的肉牛變身致富“黃金牛”。班華席攝

燕洞鎮子帽村八百裡肉牛養殖基地航拍圖。班華席攝

人民網巴馬9月5日電 近年來,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肉牛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養殖致富的產業扶貧之路。

江團村肉牛養殖基地位於該縣東山鄉江團村弄友屯。得益於農網升級改造和飲水工程建設,該基地目前正在打造綠色循環養殖新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基地建有6棟牛舍,現有存欄肉牛300頭。這兩年來,基地加大優質肉牛品種引進和品種改良力度,採用人工授精等先進技術,對基礎牛實行雜交改良飼養繁殖。“肉牛的口糧是我們自己加工的草料,由牧草、玉米粉、木薯等配制而成。”據基地管理員蒙桂祥介紹,基地的肉牛肉質鮮美,遠銷廣東、南寧等地,深受市場青睞。

在擴大自身發展規模的同時,江團村肉牛養殖基地還積極發揮養殖示范帶動作用,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引領當地農戶養殖肉牛。受江團村基地影響,巴馬縣西山鄉、所略鄉、燕洞鎮等地農戶們也積極發揮資源優勢,抱團發展肉牛養殖產業。

在西山鄉的巴納村和弄林村,兩個村的肉牛養殖基地已經成功引進100多頭安格斯牛和100多頭西門塔爾牛進行喂養。在燕洞鎮的子帽村,年存欄量達5000頭肉牛的八百裡肉牛養殖示范基不久前已經順利投產,目前已經成功引進1000多頭進口良種品牌肉牛進行喂養。據了解,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這些肉牛養殖項目全部按照“政府建設養殖基地基礎設施、企業出資購牛並負責日常經營管理、合作社負責組織貧困戶參與、貧困戶進行務工和草料種植”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努力實現多方共贏。

養殖場的建成,拓寬了周邊村屯群眾的收入渠道。基地充分發動附近村民種植牧草,並大力收購村民田地生產的稻草、玉米杆作為飼料原料。西山鄉弄林村還發動群眾用牛場生產的牛糞來種植西瓜和甘蔗,再從蔗農手中收購蔗葉作為飼料原料,實現生態良性循環。

不僅如此,基地的逐漸壯大,還給周邊的建檔立卡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在江團村基地,有6名當地建檔立卡戶被聘為固定員工,多名周邊貧困戶也應邀前來從事季節工,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在牛場裡做工,離家近,又可以照顧老人小孩,月工資3000元,還包吃包住,很不錯了。”在基地務工的弄友屯建檔立卡戶韋美林非常滿足。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西山鄉的弄林村。受疫情影響,村裡的建檔立卡戶羅彩虹夫婦,兩人無法外出務工,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難。后經村委推薦,他們前來基地務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據他們介紹,夫妻倆每天定期到牛場清理、消毒、喂料等,兩人一個月加起來也有4000多塊,孩子的學費和基本的生活開銷都有了保障。

隨著產業逐漸興起,西山鄉弄林村駐村第一書記唐甲生已經看到脫貧希望:“僅肉牛養殖這一塊,今年弄林村的村集體經濟會有近5萬元的收入,能夠帶動8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西山鄉黨委書記覃歡也告訴記者:“養殖場正式運營投產后,我們政府部門將繼續做好服務發展工作,大力培養產業致富能人,引導貧困群眾忙牛事、賺牛錢、做牛人。”(龐革平、班華席)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