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2020年05月14日13: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廣西壯族自治區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集中攻堅深度貧困,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推動“三精准”“三落實”“三保障”,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天峨縣不斷完善的扶貧產業道路

2019年,廣西實現1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1268個貧困村出列,21個貧困縣(其中國定貧困縣15個)經自治區政府批准退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6%,在國家組織開展的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廣西連續4年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廣西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快集中安置點后續扶持產業及企業復工復產,31.82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強化兜底保障,18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出台鞏固脫貧成果精准防貧實施辦法,按照“線上線下排查、精准識別認定、開單施策幫扶、動態監測管理”的模式,截至4月30日,排查出脫貧監測戶8.91萬人、邊緣戶12.7萬人,均已落實幫扶措施。

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加快發展中長線產業,加強貧困人口穩崗就業,建立健全脫貧穩定增收機制。加強對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的監測預警,落實幫扶措施,強化社會保障兜底,防止返貧和新的致貧。

創新金融扶貧政策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廣西堅持目標任務不變、安排部署不變、完成時間不變的總要求,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構建金融扶貧實施主體體系,形成由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村級資金互助組織等組成的金融扶貧組織體系。各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特點,融入當地扶貧事業中,直接或間接、批量、穩定地對應服務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形成了地域性的金融扶貧體系。

積極支持和協調商業銀行、支付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等共同改善貧困地區支付服務環境,實現兩個“全覆蓋”,即農村支付服務行政村全覆蓋、現代化支付系統對銀行網點全覆蓋。

扶貧小額信貸事業蓬勃發展。堅持推進放貸與防范風險兩手抓、兩手硬,按照“應貸盡貸、應收盡收”的原則,激活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

用好用足各項貸款政策,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金融精准扶貧取得較好成績。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45.37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建設項目覆蓋22個貧困縣。

充分發揮保險扶貧作用。緊緊圍繞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重點,為貧困戶提供保障適度、保費低廉、責任明晰的惠農、涉農保險產品,有效鞏固脫貧成效。大病保險累計為超過90萬人次貧困戶減輕醫療負擔,支付醫療費用近12億元。

實施挂牌督戰打好“四大戰役”

按照國家挂牌督戰部署,廣西對8個未摘帽貧困縣、48個貧困村既督又戰、重在作戰。分縣分村制定方案,每個縣落實1名自治區領導挂點聯系,組建3個巡回督戰隊,幫助找問題、解決問題。安排56個定點扶貧單位幫扶8個縣,新增10個區直企業支援10個貧困發生率在30%以上的挂牌督戰村,向48個村增派58支突擊隊164名突擊隊員。加大資金傾斜支持力度。促成國開行廣西分行、農發行廣西分行對8個縣新增安排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扶貧貸款。

持續打好“四大戰役”。深入實施“雙線四包”,開展寒假大家訪、春季大勸返行動﹔加快推進4406所義務教育保障學校建設,通過公開招聘、特崗計劃等多種方式補充義務教育教師2.9萬余名。全面落實“198”兜底保障政策,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安排資金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建設,467個醫療機構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情況核實,加快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完成飲水安全保障查漏補缺全面排查工作,並建立了掃尾工作清單,2020年計劃實施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已開工1612個。

有各方的傾情幫扶,加上廣西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廣西一定能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5月14日第12版)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