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菊:大山深處養鵪鶉 特色產業闖富路

2020年08月07日10:36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天等8月7日電 7月22日,筆者來到天等縣福新鎮黎亮村布邦屯鵪鶉養殖場,還未進入養殖場,便聽到“啾啾”的鵪鶉叫聲。走進養殖房,成千上萬隻體小滾圓、毛色灰褐斑相間的鵪鶉展現眼前,走近觀察,這些小家伙的形態與雛雞很相似,它們正在覓食。飼養籠共6層,整齊地排成兩排,蛋架上有許多鵪鶉蛋等待分揀,而眼前這位忙碌著給小鵪鶉喂食的人就是趙利菊。

趙利菊,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個子嬌小,清瘦,但是她干起活來卻很麻利,一下子就把兩袋很重的飼料搬上了手推車。

趙利菊養殖鵪鶉,還得從兩年前說起。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趙利菊與縣裡的十幾位養殖能人一起外出廣東考察學習,在和同學的交流中,趙利菊了解到,飼養鵪鶉大有前景,鵪鶉蛋的銷量非常好。回到家后,趙利菊收集有關飼養鵪鶉的信息,並到附近飼養鵪鶉的養殖場考察,學習飼養方法。

說干就干,趙利菊找到同屯的貧困戶一同投資,租賃了布邦屯山坳內300平方米的場地,在2019年初開辦納龍灣家庭農場飼養鵪鶉。創業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經驗不足,第一批進的3萬隻鵪鶉幼苗,就死了將近1.4萬隻。這樣慘痛的教訓讓趙利菊記憶深刻,但是她並沒有灰心。后來,趙利菊向有經驗的養殖戶學習,通過不斷學習、實踐,逐漸掌握了飼養鵪鶉如何控溫、控濕、配料、防疫等技術要點。今年6月份,趙利菊又補進12000多隻鵪鶉幼苗,繼續進行飼養。

辛勤勞動換來了豐收的喜悅。目前養殖場每天的鵪鶉蛋產量300斤左右。趙利菊說,接下來是產蛋高峰期,等鵪鶉產蛋期結束,老鵪鶉就可以上市賣到5元一隻,鵪鶉糞出售給當地種植水果和蔬菜農戶作有機肥,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等資金周轉好些,再擴大養殖鵪鶉規模。

“養鵪鶉其實也很簡單的,早上投一次料,下午撿蛋就完工了,一個人可以打理3萬隻左右。從現在開始一天產蛋量有280到300斤左右,再過10天,一天產蛋量,可能有400斤左右。” 趙利菊邊撿鵪鶉蛋邊說:“我家在布亮屯公路旁邊,這條二級路是去德天瀑布經過地方,接下來我們就想在我家門口設一個廣告牌,銷售鵪鶉蛋,零售、批發都做,路過的群眾看到的、想吃的就可以直接在那裡購買。如果銷路全部都打開的話,我們還是繼續擴大養殖鵪鶉的規模,如果有貧困戶想入股也是給他入股,或者哪個村民他想入股也是給他機會。他們想過來幫打理,我們在能力范圍內都是給他們機會。”

鵪鶉蛋營養價值不亞於雞蛋,有護膚、美膚等作用,被認為是“動物中的人參”,宜常食為滋補食療品。下一步,趙利菊將充分利用交通優勢,進一步延伸鵪鶉產業鏈,走孵、養、加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道路,做大地方特色產業,增加經濟收入。(馬榮超、農麗、黃麗華)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