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縣:“指尖技藝”助推增收脫貧致富

2020年07月30日15:4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編織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一項傳統手工技藝,列入欽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直以來,浦北縣委、縣政府通過利用本地資源優勢,設立編織扶貧車間,加大對編織業發展的引導和支持。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促進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浦北縣現有編織企業、編織扶貧車間200多家,編織生產行業產值達20億元左右,榮獲“廣西編織之鄉”稱號。

“非遺+扶貧”,“內生”動力不斷加碼

近年來,浦北縣積極探索“非遺+扶貧”的模式,根據編織的特點和工作實際,採取政府投資、對口幫扶、合作共建等方式,設立非遺扶貧車間,形成一個或幾個相對集中的傳統工藝生產培訓和交流展示空間。例如廣西浦北縣丹丹工藝編織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以“車間坐班制+家族作坊式”的形式運轉。變“輸血”為“造血”,讓“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實現“精准扶貧、非遺傳承”雙促進。2019年,廣西浦北縣丹丹工藝編織專業合作社銷售額超過200萬元,吸收農戶230多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20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

目前,浦北縣龍門鎮有編織扶貧車間6家,輻射帶動貧困戶就業2000多人,平均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多元。

“非遺+扶智”,扶持傳承不斷提升

2019年11月1日,浦北縣明確對發展編織產業的財政扶持政策:工藝編織行業按企業年度繳納稅收總額中縣級留存部分的25%、30%、35%等不同檔次給予扶持。並優化和充實浦北縣編織協會和扶貧車間組織建設,引導編織扶貧車間加強行業自律,組織開展浦北縣編織產品宣傳推介、參展參評、技能技藝比賽等活動。做好浦北編織品牌建設工作,履行在產品質量控制和對外交流等方面的協調協同職能。同時,構建鄉村社區治理創新模式,引導企業成立非營利性公益技能培訓機構,進行“校企合作”,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社區治理創新,帶動就業創業。此外,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合作機制,聘請外地編織大師充實技術隊伍,鼓勵本地手藝人向外地大師拜師求藝。實施大師進校園計劃,定期邀請編織工藝大師進校園授課。通過非遺傳承人的“傳、幫、帶”,不斷探索完善非遺保護發展及促進鄉村振興的新途徑。

“非遺+消費”,銷售渠道不斷延伸

浦北縣是廣西編織工藝品主產地,編織產品出口約佔全區同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0%至30%之間,是廣西編織工藝品出口大縣,以龍門、小江、三合、北通鎮為核心區域,輻射帶動全縣10多個鄉鎮。

近年來,浦北縣通過引進有陣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電商企業和相關企業,採取訂單生產、以銷定產、舉辦“非遺消費扶貧日”活動等多種形式,將編織產品展示銷售與各類相關博覽會、展銷會相結合,加大編織產品在線下線上的宣傳和營銷力度。例如:廣西浦北縣丹丹工藝編織專業合作社的傳承人李立根據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的情況,編織產品以出口為主,內銷為輔。

目前,龍門鎮有編織企業42家,規模以上企業5家,從業人員12200人,佔全鎮就業人員61%。2019年,龍門鎮編織編織企業產量100萬件(箱),產值30566萬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稅金1536萬元。(梁妙玲、吳達立、張良基)

(責編:劉佳、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