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環江:毛南群眾愛山林 山林成片富了民

2020年07月14日09:05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環江下南鄉1.8萬多人98%以上為毛南族。毛南族世居山區,熱愛山林,民族文化蘊藏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

該鄉中南村南昌屯是毛南族發祥地,村口有棵500多年的蕈樹,差不多與村屯同歲,被視為“守寨樹”。這棵古樹得到村民的崇敬,不亞於德高望重的長者。

2016年以前,村民莫雲欽夫婦帶著孩子,與婆婆、哥哥一起擠在泥瓦房裡,冬天透風、雨天漏水。加之她丈夫體質較差,做零工不穩定,家庭陷入困境。

莫雲欽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后,年增收7500元,加上種植水稻、種桑養蠶等,現年收入約3萬元。今年年初裝修了房子,一家三口搬進了3層的新樓房。

幾年前,下南鄉中南村東信屯譚建壯3個孩子還在上學,家中老父親70多歲,夫妻二人負擔很重。

從2010年起,夫妻倆自己動手建房,一磚一瓦,如同紫燕銜泥,無比艱辛。2019年8月,譚建壯突發輕度腦梗,無疑雪上加霜。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后,他年增收1萬元。今年初,工期長達10年的“新房”終於裝修完工,成為全屯最漂亮的3層樓房。去年獲種苗補貼,新種了5畝良種油茶。如今孩子們也相繼畢業工作,一家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據了解,環江是廣西林業大縣,森林覆蓋率73.14%。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讓林業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發展生態經濟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今年該縣繼續選聘貧困人員擔任生態護林員,全年將為3125個貧困家庭增收2750萬元,惠及貧困人口1萬多人。

川山鎮何頓村洞王屯貧困戶吳政勤現年25歲,與丈夫肩負6口之家的重擔。家中兩個孩子,分別7歲、2歲,公公婆婆年近七旬,婆婆癱瘓在床。丈夫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從4月起,她農閑時就到附近油茶扶貧產業園務工。每天工錢130元,工作穩定,又能照顧家人。加上種植水稻、種桑養蠶的收入,估計年收入約3萬元。

總投資3億元的萬畝現代特色林業(油茶)扶貧產業園,是河池市首個連片萬畝油茶示范基地,產業覆蓋全縣建檔立卡脫貧戶1.8萬戶,帶動4083戶毛南族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固脫貧。

為確保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不返貧,穩步脫貧並逐步達到富裕,環江創新實施“兩園雙基雙帶”扶貧產業促穩固脫貧新模式,以“農業龍頭企業+政府平台公司+扶貧產業園+易地扶貧搬遷戶”和“萬畝國有林場+政府平台公司+扶貧產業園+萬戶脫貧戶”的方式,帶動易地扶貧搬遷戶和萬戶脫貧戶致富。截至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12.2萬畝,涉及種植戶1.43萬戶,其中貧困戶8204戶。

如今,漫山的生態林和廣豆根已成了毛南族群眾的“綠色銀行”。經過近5年的推廣培育,下南鄉的山窩地種下了479畝廣豆根,成為促農增收的支柱產業。

同時,環江發揮速豐林資源豐富的優勢,形成“企業+基地+貧困戶”經營模式,把企業發展和林業生態扶貧有效結合,助推脫貧攻堅,帶動當地貧困林農積極參與種植生態經濟林,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約210戶756人,人均收入2萬多元。

遍布毛南山鄉的綠色特色產業,保住了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本色,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生態+旅游”產業風生水起。2019年,該縣接待游客208萬人次,同比增長37.3%﹔旅游總消費23.7億元,同比增長45.4%。(沈泉池、蔣林林)

(責編:沈泉池、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