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柳州7月10日電 盛夏時節,瓜果甘甜飄香,各種新鮮水果大量上市。柳州市柳江區進德鎮龍新村龍朝屯村民何日源的50多畝夏黑葡萄喜獲豐收,應季上市。
7月3日上午,一場驟雨過后,在進德鎮龍新村龍朝屯,工人們拿著剪刀、提著籃子,穿梭在何日源的葡萄地裡忙著選摘葡萄。一排排整齊的葡萄架上碩果累累,在藤蔓和綠葉的掩映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如瑪瑙般晶瑩閃亮,令人口齒生津。
“以前村裡將村民的土地進行了整合,種植葡萄作為集體產業,並創建葡萄種植合作社。”何日源說,自己原本在三都鎮承包土地種植蔬菜,土地合同到期后,因自己有農業種植經驗,便把目光轉向了老家的扶貧產業——葡萄種植。2018年,他在龍朝屯租了5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夏黑葡萄。憑借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基礎,以及對葡萄地的精心管護,今年,何日源種植的葡萄迎來了豐收。
夏黑葡萄具有早熟、無核,高糖低酸,香味濃郁,肉質細脆等特點,在市場上頗受歡迎。何日源種植的葡萄主要銷往當地市場,運輸距離短,基本上是等到自然全熟了才上市,因而顏色上不免有些深淺不一。“今年葡萄的長勢比往年好,畝產3000斤左右,這幾天就可以上市。”何日源說,預計葡萄總產量有15萬斤左右,根據往年的價格,市場批發價預計每斤3塊多。
除葡萄外,何日源還在當地種植了十幾畝蔬菜,同樣聘請工人幫忙管護,眼下上市的黃瓜、豆角、苦瓜等蔬菜,被運往自家位於柳州市柳南區河西小區的門面進行售賣,實現自產自銷。葡萄上市后,除客商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何日源也會把葡萄拿到該門面銷售,並接受訂購,價格量大從優。
作為當地的種植大戶之一,何日源致富不忘村民,其聘請的工人都是本村人,並優先聘用貧困戶,平時在葡萄地裡做工的有4、5個工人,疏果、剪枝等忙時有20到30個工人,為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提供了便利。
“平時我來幫他剪枝、摘果、除草。”村民熊新如今年54歲,在2016年實現了脫貧,現在家中的土地全部租了出去,除每年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自己平時還通過打工獲得收入,何日源的葡萄地就是他日常打工的地方之一。“每個月在他這裡做15天工,每天100塊錢,另外15天我在外面打工。”熊新如說。
近年來,龍新村圍繞產業化扶貧和現代化農業發展,以發展傳統成熟蓮藕、優質水稻產業為主,發展特色種植葡萄產業,同時擴大火龍果和台灣麻竹筍以及飼養家禽等養殖業規模。同時,將經濟效益好,帶動示范強的種植、養植戶作為致富先鋒進行培養,通過示范戶傳幫帶使廣大群眾共同走創業致富路。2016年,龍新村實現整村脫貧,成為柳州市第一批率先脫貧的貧困村。截至2019年底,全村85戶貧困戶299人全部脫貧。(梁彩鸞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