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整體水平攀升至國內中游,企業用實際行動投出贊成票

廣西營商環境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07月06日08:32  來源:廣西日報
 
原標題:廣西營商環境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 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獲得電力、繳納稅費、辦理破產等多項指標達國際國內一流

▇ 2019年穩定外貿外資增長、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廣西成為全國6個獲國務院通報表彰省份中唯一的西部省份

▇ 得益於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今年1-5月全區新增市場主體26.63萬戶,同比增長14.39%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參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准,對廣西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了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廣西營商環境整體水平由2018年居全國末端攀升至國內中游,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獲得電力、繳納稅費、辦理破產等多項重點指標達到國際國內一流水平。

“輸入企業信息,上傳身份証,完成電子簽名,當即就拿到了營業執照,真是出乎意料!”去年8月,廣西首個智能自助“秒批”營業執照系統在北海市上線運行,廣西新凱林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先生拿到了第一張“秒批”營業執照。今年6月,北海市又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開辦“7合1”一網通辦+智能秒批,實現從“一窗辦理”到“一網通辦”的升級換代,獲得投資企業的一致青睞。

為促進營商環境整體提升,自去年2月起,廣西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行動,力爭7項重點指標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如今,在廣西,開辦企業平均時間由2018年的22.9天壓縮至0.5天,不動產登記時間由19天壓縮至1天,繳納稅費平均時間由178小時壓縮至97.5小時。按照世界銀行評價的10項指標衡量,廣西營商環境相當於世行評價190個經濟體第32名水平,其中開辦企業、獲得電力、不動產登記、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六項指標位列全球前50名。

營商環境的優化,贏得企業青睞。今年1-5月,廣西新增市場主體26.63萬戶,同比增長14.39%﹔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63%,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協議額14.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8.8%。

不僅是精准服務企業。在南寧,“拿地即開工”“多圖聯審”“多測合一”等審批模式全面推廣,1476個事項“最多跑一次”﹔

在貴港,今年4月率先核發廣西首張建設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証書,建設單位在網上申辦完成后可直接自行打印、留存電子証照﹔

在玉林,創新實施項目聯合審批“圓桌會議”、代辦服務、前移服務“三項機制”,項目審批由270天減少至50多天﹔

在梧州,率先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在金融領域應用,企業客戶前往銀行開戶,即可輕鬆辦理銀行賬戶開立業務。

隨著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廣西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高,進口和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快36.25小時和0.58小時,整體通關效率位居全國前列。普惠型小微企業抵押貸款比今年年初增加11%,辦理時間壓縮至3.3個工作日,累計緩收、減免利息及減費優惠超過12億元,極大促進了企業復工復產。

與此同時,廣西稅務部門深化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渠道,促進辦稅服務由線下向線上轉型。6月份統計結果顯示,納稅人給予廣西稅務部門五星好評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

在國務院專項督查中,2019年廣西穩定外貿外資增長、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成為全國6個獲表彰省份中唯一西部省份。作為地方典型經驗,南寧市“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構建智能服務新體系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據了解,今年3月,廣西印發2020年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各項指標和工作牽頭單位出台29個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實施方案,形成“1個實施方案+1個任務清單+29個專項實施方案”的政策體系,確保完成今年全區優化營商環境爭創全國一流的部署。(記者/董文鋒)

(責編:李敏軍、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