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步鏗鏘 攜手並進邁小康

廣西梧州市萬秀區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20年07月03日17:53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梧州7月3日電 擺脫貧困,冀以小康,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放眼廣西梧州市萬秀區脫貧攻堅戰場,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個個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個個笑容洋溢在貧困戶臉上……一幅幅脫貧攻堅的壯美畫卷令人振奮。

新時代新作為描繪出新篇章。近年來,落實中央關於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工作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准,壓緊壓實責任、落實落准政策、做精做細工作,以攻城拔寨的決心、堅韌不拔的韌勁、抓鐵有痕的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提前一年實現了現行標准下719戶2729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個貧困村全部摘帽的目標。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市縣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結果的通報》中,萬秀區連續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獲得自治區扶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等次。

梧州市委書記全桂壽(左三)到萬秀區夏郢鎮鎮安村走訪貧困群眾,調研脫貧攻堅工作。黎海平攝

筑牢“兩不愁三保障”基石

“現在一家五口都住進了安居房,我們再也不怕台風暴雨了。”4月8日,孔偉清站在桂江的網箱旁,一邊喂著魚苗一邊開心地說。孔偉清是萬秀區城東鎮河口村的一名貧困戶,他們一家曾經世世代代以船為家,靠打魚為生,漂泊不定,生活艱難。當地政府出台“以購代建”的政策后,他家每月繳納不到200元房租,就住上了一廳兩室的小區安居房,告別“水上漂”的生活。

在駐村工作隊員的幫助下,孔偉清報名參加了養魚轉產專業培訓班,認真學習養殖技術后,他大膽開展網箱養魚。“我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收入還不錯。”目前,他的二女兒在上大學,享受“雨露計劃”的補貼5000元﹔他養有1000多條魚,一年可獲得1.1萬元收入﹔其愛人在外打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獲扶貧產業以獎代補補貼3000元。如今,萬秀區像孔偉清一樣的漁民共有18戶72人,全部告別了“水上漂”的生活,住進了80多平方米、兩房一廳的小區安居房。他們當中已有10戶實現就業,年均收入達3萬元、53人享受低保政策。

這是萬秀區緊盯“兩不愁、三保障”這一關鍵指標,堅持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成果。近年來,萬秀區在基本解決“兩不愁”問題的基礎上,緊盯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影響村出列、戶脫貧的突出問題,查短板、補弱項、建台賬、抓整改,全面清零銷號。同時強化監管跟蹤,利用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和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確保脫貧質量經得起檢驗。

萬秀區城東鎮漁業組貧困戶告別“水上漂”,住進整潔漂亮的公共租賃廉租房。伍穎琪攝

聚焦產業發展激發內生動力

“我們的初心就是讓更多的脫貧戶增收致富,工作中,我們下工夫培育產業,已經逐步破題,探索出了符合萬秀區實際的產業發展路子,如上品薈產業扶貧智慧菇房項目就讓一批脫貧戶的錢口袋鼓了起來,鞏固了脫貧成果。”萬秀區委副書記、區長黃來煥說。

據悉,上品薈產業扶貧智慧菇房項目基地是萬秀區重點打造的扶貧產業基地之一。基地佔地面積約50畝,總投資約1000萬元,年產400噸食用菌,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緊密聯結周邊貧困戶,採取共建扶貧車間、讓貧困戶直接參與基地生產經營或者委托公司管理等多種模式,統一配送和回收食用菌培養料,統一配送優良菌種,統一生產技術管理,統一出菇回收包銷。目前,該基地有標准工廠化恆溫恆濕食用菌種植菇房10間,每間房每年的產值達到200萬元以上,帶動了30個貧困戶穩定就業,每人年就業收入達到4萬元。

萬秀區領導干部在夏郢鎮百香果種植基地調研。伍穎琪攝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關鍵靠產業。近年來,萬秀區因戶制宜、因人而異,幫助貧困戶精准選擇產業項目,確保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產業扶貧提升行動扎實推進:

——積極用好各級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產業基地的帶動作用。2019年,思良江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小顧精品農業示范基地、上品薈食用菌種植等基地,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務工等,為180戶貧困戶帶來增收。

幫扶干部和種植砂糖桔技術員走進田間地頭為貧困戶“送技術”。吳海攝

——拓寬產業帶動思路,針對部分勞動力較弱的貧困戶,萬秀區積極利用紙包雞等梧州著名商品,引進梧州市麥勁堡公司(新粵西樓紙包雞)與47戶貧困戶合作開展精准幫扶三黃雞養殖,解決貧困戶養殖技術不足以及銷售難等實際問題。

——堅持以獎代補發展扶貧產業,2019年,萬秀區產業扶貧以獎代補項目合計獎補440戶134.76萬元,以獎代補,涉及優質稻1000畝、砂糖橘110畝、鬆樹350畝、杉樹36畝、特色品種雞23300羽、鴨4700羽等26類特色產業。通過完善產業扶貧獎補政策,樹立了多勞多得、多勞多獎的政策導向,調動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該區發揮區位優勢,把握住東部產業轉移和實施“東融”戰略的時機,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產業“東融”為抓手,以特色產業為支柱,讓農產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讓貧困戶搭乘粵桂合作快車,奔向致富路。

2019年,萬秀區生產經營性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的貧困戶有119戶,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已達92.8%,3個脫貧摘帽村共有4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覆蓋貧困戶56戶,帶動貧困戶比例為26.67%。

梧州市萬秀區搭建“西江鄉上”電商平台,將村集體經濟項目及農戶產品進行統一包裝、推廣、銷售。萬秀區委宣傳部供圖

促進就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扶貧工程中的重要一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今年以來,萬秀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

“現在這裡工作穩定,環境好、待遇高,還能照顧家庭,我很滿意。”在萬秀區李家庄加油站工作的貧困戶李秀群高興地說。李秀群是萬秀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疫情影響了她繼續外出務工的計劃,春節后她通過該區組織的推動“就業在當地”服務活動,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繼續留在家鄉、守護團圓。

這是萬秀區狠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個縮影。今年,為及時緩解外出就業壓力和解決貧困群眾增收問題,萬秀區鼓勵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積極挖掘本地勞動力資源,扎實推進就業扶貧工作,為企業和求職者牽線搭橋。強化線上就業服務,依托各類新興媒體渠道,著力搭建線上就業支撐體系,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提供務工咨詢等服務。目前,已開展網絡招聘會2次,發布用工企業信息65家,發布企業招工崗位信息5977個,已達成就業意向299人。3月底,萬秀區就業扶貧車間已100%復工復產,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70多人。

作風建設“護航”脫貧攻堅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富不富,關鍵在干部。脫貧攻堅,干部作風直接關乎成敗,作風越硬效果越實。

為打造脫貧攻堅基層堡壘,萬秀區強化黨政同責,壓力持續傳導,實現每一個貧困村都有領導聯系、有單位負責、有專人落實。32名處級領導幫扶聯系了3個鎮31個村的58戶貧困戶以及69名貧困生。各鎮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鎮主要負責人親自抓,精心謀劃年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優化管理機制,管嚴管活扶貧隊伍。扎實開展“一幫一聯”活動,組織116個幫扶單位、70名鄉村建設工作隊員、1017名幫扶干部對全區719戶貧困戶開展幫扶。成立了12個由城區處級領導班子成員擔任組長的專責小組,全區形成了黨政領導示范帶領、干部職工結對幫扶、專職小組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深化執紀問責,形成從嚴從實的工作作風。大力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通過把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萬秀區委書記曾健勇表示,當前,全市正大力推動作風興市,萬秀區通過多項舉措,持續改進工作作風,讓干部真正扑下身子為貧困群眾干實事,鍛造作風過硬的脫貧攻堅戰“排頭兵”,讓脫貧攻堅的成果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嘉文、碩涌、祚干)

(責編:吳明江、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