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變身“高顏值”民宿村

2020年07月03日09:34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防城港日報
 

6月,防城港市港口區山新村古香古色的民居雅致如畫,微風的吹拂下,翠綠的竹林搖曳生姿,兩三名村民在竹蔭下乘涼……

“整個村的變化很大,可謂是翻天覆地。”今年已經70多歲的老黨員吳乃輝講述了自己眼中的村庄變遷,“2013年以前,我們村是出了名的臟亂差,被作為反面教材。路邊隨處可見垃圾堆和露天糞坑,村民們意見很大。”而現在,曾經的臟亂差村因地制宜,運用“扶貧+旅游”模式發展“濱海田園”民宿旅游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駐村第一書記管國士介紹,山新村三面環海,以前是一個小漁村,村民大多是靠打魚、種地為生,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村內許多人外出打工,導致空樓眾多。

為將村內閑置舊樓、空樓利用起來,2017年山新村引進防城港鑫潤旅游有限公司發展特色民宿產業。公司總經理曾柳敏來這裡發展民宿,也看中了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在這裡不光有候鳥的天堂——山心沙島,還有延綿幾百年的媽祖廟文化,這些地方不僅有珍貴的旅游資源,還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傳統。我們希望能更好地開發利用。”他說,公司對閑置甚至廢棄的老祖屋進行改造、修繕時,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了老房子的青磚,並結合本地風俗民情,打造具有海邊特色風格的古村落。

山新村村民合作社與企業簽訂了合同,投資50萬元入股民宿經營,由企業負責管理和經營,村內通過入股分紅每年可獲得集體收入6萬元。目前已經與34戶村民簽約。管國士說:“他們有的以房子入股,享受公司的分紅,有的則直接領取租金。現在村裡的民宿二期工程也在5月份開工,將有幾戶貧困戶加入發展民宿產業。”

山新村積極開發產業實現“自我造血”,通過企業+村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五黑雞養殖、紅衣花生特色種植、紅香薯種植加工產業等。在臨近企沙漁港的一片樹林裡,山新村村民合作社養殖了2500隻海邊雞,成群的雞苗散養在海邊綠植下相當壯觀。管國士說:“這些雞苗再過兩三個月就可以出欄了,到時也將給村集體經濟帶來一筆收入。下一步,打算將海邊雞打造成山新村的特色品牌。”隨著村內特色產業的推進,山新村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到100%,很多村民、貧困戶實現了就地務工。

山新村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越走越順,該村在2016年實現脫貧摘帽,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去年村集體收入超過20萬元,村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記者 曾悅)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